“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战国先秦钱币之
“第九重四两”
这钱币在在丁福保先生《历代古钱图说》被定为无定价。属于一级。这种钱供有三种。除了此枚外,另外两枚分别为“第一重四两”和“第五重四两”。此三种钱皆为秦初权钱。面有外廓,背平。第一、五、九皆为计数,重皆四两。
现展示如下。见下图:
http://s16/mw690/005RZLk5gy6PFlF8e4vbf&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http://s8/mw690/005RZLk5gy6PFlHIN0438&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直径:39.32-39.53mm
厚:2.04-2.11mm
穿:10.53mm
重:13.20
克
这枚“第九重四两”铸造精整。且锈色入骨,尽显老态沧桑,自然无做作之处。钱文为先秦篆字,显得十分地古典庄重。显为大开门品也。
“第十八”
这钱币在在丁福保先生《历代古钱图说》被定为三百元。(疑为银元,这样的定价应该也算很高的了。)这种钱供有七种。计有:第“四、十一、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和二十三”。其中除了个别的被定为无定价外,其他的均定为三百元。
现展示如下。见下图:
http://s4/mw690/005RZLk5gy6PFmalBSob8&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http://s2/mw690/005RZLk5gy6PFme9By26a&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直径:33.29-34.01mm
厚:1.66-1.85mm
穿:9.38 mm
重:10.98克
这枚“第十八”呈椭圆形状,宽稍大于高。边廓狭小,锈色自然,形态沧桑。钱文古朴。
以上两枚在丁先生《历代古钱图说》均有记载。有兴趣的泉友可参看丁先生《历代古钱图说》。
“一珠重一两十二”
这钱币在在丁福保先生《历代古钱图说》中被定为八十元(疑为银元)。而在华光普先生《中国古钱大集》中被定为二级(价为12000元)。这种钱币有两种。另一为“一珠重一两十四”。(有说三种,其为“一珠重一两十三‘—待考。)
在这里要着重讲一讲关于这种钱币的名称。在丁先生《历代古钱图说》中,丁先生称它为:“重一两十二珠”和“重一两十四珠”。而在华光普先生《中国古钱大集》中,亦是这样的名称。但马定祥先生在丁先生《历代古钱图说》的三九0条批注中这样写到:“应读一珠重一两十二,十四者亦然”。笔者认为马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泉友山腰岭药石意见认为“十二”为系铸钱炉次或纪年。并在其博文中已经采用了这样的叫法。在这里笔者推荐泉友们采用这样的名称。
现展示如下。见下图:
http://s7/mw690/005RZLk5gy6PFmNMNQ9f5&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http://s2/mw690/005RZLk5gy6PFmQL8dx2f&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直径:38.23-38.72 mm厚:2.10-2.15mm
孔:8.93mm 重:17.84克
这钱币形制古拙。为无廓、光背,钱文凸出地张。包浆圆润、老旧。老态尽显。
“半两”
秦、汉均有“半两”。 “半两”林林种种不下数十种,在中国钱币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现展示如下。见下图:
http://s6/mw690/005RZLk5gy6PFnbivn311&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http://s12/mw690/005RZLk5gy6PFnf1wkx41&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直径:34.38-34.81mm
厚:1.83-2.02 mm
穿:8.84 mm 重:12.65克
这枚钱,有内外廓、光背。外廓很狭小。钱文“半两”二字为小篆字。钱文凸出地张。锈色自然,入骨。形态老旧。形制上看跟“第十八”很相似。
附录:
http://s10/mw690/005RZLk5gy6PFnoH4vLc9&690“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TITLE="“第九重四两”、 “第十八”、 “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两”" />
此为从网络上看到的一秦“半两”照片。
请众泉友鉴赏斧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