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学习心得
(2017-10-25 10:05:38)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学习心得
10月19日,我有幸在交河成立小学参加了第四届泊头小学语文实践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作为一个新分老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张敏老师一《穷人》为例,深刻的做了讲座,让我对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是学习之后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当只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应只是拘泥于课堂的语文教学,语文不应当是脱离实践的,没有实践的支撑语文就会索然无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语文,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语文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把实践作为一个重要的途径,才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在讲述《穷人》一课时,虽然只是普通的谈话导入,从了解学生课下阅读小说的情况和学生聊起,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正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过渡到新课。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程进行会更加的顺畅,在思考中学习新知,在实践中收获能力。
二、如何创设小学语文实践性活动
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儿童的兴趣为活动生成的出发点,精心的设计一些教学活动。
2.
一些老师提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经典,体验生活,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搜集积累总结资料的能力,也是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一个认识。
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自由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3.
单一的活动容易是学生失去兴趣。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从不同方面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积淀,动手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手抄报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等。
4.
语文实践性的活动设计要因学情而已,立足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这样设计的活动学生才会感兴趣。当然语文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应该走向课外。要学生体验自然和社会,语文教学应该有效地与课外链接,与生活接轨。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很多不足,比如对学生阅读没有过分重视,由于自身环境的限制,对语文实践性活动的设计太少,这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不利的,今后我会加强学生阅读积累,并根据学生实际和显示情况设计一些符合自身的语文实践性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房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