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心得体会

(2020-06-22 09:59:25)

通过此次阅读活动,我重新又学习了一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艺术领域相关知识,每一次的解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在生活中我们要带领孩子去感受和欣赏自然界和身边一些美好的事物,多去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鼓励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她们美的地方以及对音乐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并勇于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记录。而且这次学习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应该提供范画给孩子学习?在活动中我们会存在这样的一种想法:孩子天生喜欢模仿,模仿也是她们学习的一种重要特征,提供范画孩子们可以去模仿,也锻炼了她们的画画技巧,不然她们不知从何下笔去画。其实不然,大家一直强调的幼儿模仿是一种自发的模仿,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面对一个艺术品或者是看到的一张图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她们的认知、感受不同,印象兴趣不同,观看的角度不同,到最后所呈现的作品都会不一样,如果教师提供了一张范画,孩子们都会端端正正的去模仿,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大都是一样的,也就毫无创新和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去提供范画,也不应过多地去关注这个事物画得像不像,线条流畅不流畅,我们鼓励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表达自己看到的事情或者内心的一些想法,提高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从绘画中去解读孩子当时内心的感受。虽然绘画技能重要,但是教师思想的转变对于孩子接下来各项能力的发展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