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素影----天一阁藏甬上景观刻石拓片展中展出了宁波不同时期碑拓二十余种,其中主要以民国时期为主。碑拓中不乏民国时期名人、书法名家,吴昌硕、李瑞清、赵时棡、郑孝胥、钱罕、高振霄、沙孟海等都在其中。众多碑拓中犹以二方碑拓令人难忘,《重建灵桥碑记》和《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新建学舍碑记》。民国黄金十年期间,宁波旅滬同乡及宁波商贾和民众共同捐款重建灵桥,共计费币七十万元大洋。宁波本地捐款二十余万,余款为旅滬宁波同乡捐款,犹以孙衡甫、徐庆云两先生各捐五万。如碑文所说“不费公帑,悉輸扵民,斯邦之人,累多弘毅,縣有大建築,若公園、若馬路、若監獄,靡勿舉者。邦人之急公好義,實非他郷所能及。”若大工程不用政府一厘一毫,全部来源民间捐款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的,以致“灵桥”在宁波人的地位不可替代。说宁波人普通话讲的不好就用“灵桥牌”普通话可见一斑。《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新建学舍碑记》及《捐建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校舍褒奖等第表》碑记中见到蒋介石先生的捐款。抛开其他因素,让人见到了作为宁波同乡的蒋介石先生。为家乡教育事业捐款可谓每一个在外的宁波游子的心愿,蒋介石先生也不列外。1949年3月12日下午,已下野的蒋介石先生偕蒋经国先生视察了捐款过的鄞县县立女子中学(当时的鄞县县立中学,现在的宁波二中),称赞鄞县县立中学是全国第一流的县级中学。
碑石无声,文字说话,历史往往凝固在片石之中。
http://s11/mw690/005Ry7RDgy72oohvdcm4a&690
重建靈橋碑記
鄞縣縣長東光陳寳麟譔文
縣
人沙文若書丹
縣
人趙時棡篆頟
鄞縣城域,奉化江環其東,慈谿江繞其北,東匯扵浃江入扵海。城東商賈林列,魚䀋蜃蛤,海之所出扵是乎聚。江水湍悍激匯,民病涉焉。唐長慶間刾史應彪始造十六舟,比為浮梁,列板舟上,鎔铁数十尋為纜,两岸連綰之。橋成,上有虹景見雲表,遂名曰“靈橋”。五季以来歷宋元明清,因而脩之。橋之壊也屢矣,大抵费啬而工儉,故耳目涣而嵗月不能久也。寳麟莅鄞八載扵兹矣,當夏秋之交,山洪暴发,飈風驟至,靈橋之索輙敗,横决而不可禦,覆溺者歱相接。會邦人王君問涵、陳君如馨、俞君佐宸、應君鳴和,及旅滬郷人樂君振葆、張君継光、金君廷蓀、孫君衡甫䓁,刱議重建。僉以浮梁不適時用,扵是舍其舊而新是謀。笵金凝土,厥貭為堅。先後延名工師測勘橋梁,易為鋼骨,外傅水泥,式取其新,貭期其固。議定,迺籌款興筑,經始二十三秊五月,越二秊一月告成。憧憧往来,履道坦坦,誠百世之利也。是役也,用幣七十萬有竒,不费公帑,悉輸扵民。斯邦之人,累多弘毅,縣有大建築,若公園、若馬路、若監獄,靡勿舉者。邦人之急公好義,實非他郷所能及。抑有進者,江北新浮橋亦有改作之議。願邦人椉其餘勇,力任其囏,無使靈橋専美扵前也。吾日望之矣。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五月
縣人項崇聖刻石
陈宝麟(1898—1965),字冠灵,河北东光县秦村人,随父定居江宁(今南京)。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任教广东中山大学。1927年任浙江省民政厅第三科科长,1929年1月任鄞县县长。在任10年,开四境公路,拆旧城墙,辟环城马路,整治东钱湖,改建老江桥为灵桥,修葺天一阁,增辟明州碑林,修缮白云庄,成立通志馆、县文献委员会,建造菜市场等,他均主持或参与其事。曾提出鄞县建设五年计划,限于当时条件,多未能实施。善任用人才,为时人称道。1939年调任省会计长,后历任省政府委员、财政厅长、教育厅长、省银行董事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复兴书局经理等职。卒于台湾。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浙江鄞县沙村人。他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20岁前后,他的书法已有很大名声了。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其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学古文学,使他学艺大进。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他的金石文字。1929年被聘任为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1931年起历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部、交通部秘书。1941年经陈布雷推荐,在蒋介石侍从室任职。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新中国建立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63年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教授。1979年出任西冷印社社长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独特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沙氏学问渊博,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1992年在杭州逝世。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人(今浙江宁波海曙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http://s12/mw690/005Ry7RDgy72ooDlqhJ7b&690
图片来源网络一并感谢----灵桥老照片
http://s2/mw690/005Ry7RDgy72ooNIVep11&690
图片来源网络一并感谢·····灵桥老照片
http://s4/mw690/005Ry7RDgy72ooTya3x63&690
鄞縣縣立女子中學新建學舍碑記
鄞縣縣立女子中學,前曰寧波市市立女子中學。又前曰舊寜属縣立女子師範學校。地當月湖之竹洲。盖宋真隠觀;清辨志精舍故址。城南一隅,水木清華,累代作人育士所也。
中華民國十七年八月,楊菊庭先生来為校长。鋻扵吾郷女子中等教育之式微,而環市七縣人口数百万,女子完全中學僅此一所。每春秋始業,應試者踵,属録取率不過什四五。先生患之,頋欲加以擴充,莫亟于學舍之增建。以資無所出。乃集郷人士為徴募委員會。推羅東里先生為委員長,王問涵先生為縂隊長,徐燮臣、周子材两先生主出納,林孔植、王颂孚两先生董工程。諸郷人及校之教員、職員、畢業、肄業學生分執徴募之役,都得銀二萬八千八百四十四圓强。而蒋介石、徐慶雲、王問涵、金廷蓀、杜月笙、周宗良、周枕琴、陳布雷、胡叔田、陈蓉館諸先生及蔡琴孫、王逢年两先生之母夫人輸財㝡多,赞助㝡力。計先後增建楼舍:三重者一,二重者二、桥一,其他門、垣、庖、湢之属,稱是孫總理紀念堂、體育場胥,拓而大之。以二十一年十月工訖。
吾國女學,自宋以後無所聞。清季,瀛海交通,始稍稍規效西人而為女子立學。迄扵今,兹男女平䓁之義,亦既家喻而户暁矣。頋自男女共學制行,女子専校幾無復有。所踵立男校,固不盡兼納女生;其兼納者,女生恒居甚少数。名為平䓁,適减少女子升學之途耳。且女子教育自有特性。適于男者,不皆適于女,並世學者多能言其故。然則,謂女子専校不需要扵今代者,是目論也。斯校當十六年政革之際,弦誦亦幾幾罷輟矣。楊先生至,焕然乃合郷人士之力,規度而光大之,為斯校樹百年之基趾,兹足為吾郷女子教育前途慶矣。扵是乎记。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上石
縣人沙文若撰幷書
http://s6/mw690/005Ry7RDgy72opi5DrD25&690
http://s12/mw690/005Ry7RDgy72op5KYNtab&690
http://s3/mw690/005Ry7RDgy72op6XXwu32&690
http://s11/mw690/005Ry7RDgy72op89i7U4a&690
http://s12/mw690/005Ry7RDgy72op9miVBfb&690
http://s6/mw690/005Ry7RDgy72opapIfH35&690
宁波二中,舊寜属縣立女子師範學校,寧波市市立女子中學,鄞縣縣立女子中學,鄞县县立中学。自创建以来其女校友也名人辈出,金维映(李铁映母亲,中共三十位走完长征的高级女干部)、陈修良、朱枫(红色特工)、萧珊(陈蕴珍,巴金夫人)、苏青(冯允庄,作家,代表作《结婚十年》)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