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回河北武邑老家的回忆

分类: 回忆录 |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5/11f4f9a315fg215.jpg
我五弟在这上过高中,还没回村里就先上学校来看看。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0/11f4f99fe27g213.jpg
从远处遥望我们的小村庄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5/11f4f9fe380g214.jpg
看望老家的远房老嫂子,也是我们的落脚之地。
(左是六弟;右是二弟;右中是五弟)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5/11f4f9fbb12g214.jpg
这是原来我家旧居的大门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5/11f4f99a0f8g215.jpg
看望了我们曾经住过的老房,虽已翻盖了,
但基本还是原型。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5/11f4f9f57a5g214.jpg
远房的侄子一家在这住着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4/11f4f9f1d48g214.jpg
五弟在热炕上拍了一张,
但那时可没有这样的火炕,都是土坯的。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4/11f4f98f405g215.jpg
弟弟说,当年的鸡窝还在!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4/11f4f9d8875g213.jpg
弟弟们看望曾是大队指导员的老人,老两口已80多岁的高龄了,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贫困和落后。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3/11f4f9d577fg213.jpg
我拍下了弟弟们与老人的合影。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3/11f4f9e05a8g214.jpg
告别时老人对我们恋恋不舍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3/11f4f97e388g215.jpg
这是现任队长的住房,房子还是挺讲究的。
我打听了一下,盖一套质量好的院落大约需要10万元。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3/11f4f9d9b3ag214.jpg
我管他们叫弟弟和弟妹,
他比我岁数小,但看上来像个小老头。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2/11f4f9c50d6g213.jpg
我给他儿媳妇和小孙女留了个影,挺有农村特点的。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2/11f4f97201cg215.jpg
我们看望了村里的孤寡老人,他原来当过兵。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2/11f4f9be9b8g213.jpg
80多岁的高龄,不吸烟不喝酒,给他带去的烟酒都被他谢绝了。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2/11f4f96b2eeg215.jpg
正在建筑中的院落,像这样的人家太少了!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1/11f4f9642deg215.jpg
六弟到临村看望老人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1/11f4f9b0c42g213.jpg
五弟见到了老同学,30多年没见还那样亲切。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1/11f4f9ad434g213.jpg
这是她的儿媳妇和孙子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0/11f4f9b8ab2g214.jpg
我看到的大多数农民还处在贫困之中,
居住环境是他们生活的标志。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0/11f4f9a6a12g213.jpg
这是小学校的旧址。五弟在这间教室上了五年小学。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0/11f4f9b1534g214.jpg
这个深宅大院让人羡慕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19/11f4f9a9c1eg214.jpg
这是地里的棉花杆,原来是最好的柴火,现在没人要了,
农村用上了电和煤气。这是最大的变化之一。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21/11f4f9b79a0g213.jpg
见到了老嫂子的女儿,她自己办了个鸡场,收入颇丰,
这在农村算是个有头脑的实干家了。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19/11f4f94c2b8g215.jpg
我们参观了她的鸡场,规模很不小,效益也可观。
http://180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8/19/11f4f991540g213.jpg
左边是她的爱人,我感觉有文化的就是不一样。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5/11f4fa952abg214.jpg
我们还特地去15里地外的村庄去看望了远房的姐姐全家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5/11f4fa92686g214.jpg
村里的乡亲们来看望我们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5/11f4fa309d2g215.jpg
我们带去了许多北京特产和食品邀请大家共进晚餐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4/11f4fa1ff59g215.jpg
这是12年农村生活建立起的深厚感情,
酒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3/11f4fa5cfc5g213.jpg
我感受到了农村人的朴实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2/11f4fa08dc5g215.jpg
这是老家老嫂子的一家合影,尽管贫困但家庭很温馨。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2/11f4fa0499fg215.jpg
清晨,我给弟弟在机井前拍照,他们留恋这个地方。两个弟弟在机井这块地方干了10年,在这留有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2/11f4fa00947g215.jpg
天还没亮,弟弟们望着这块土地上感慨万分。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2/11f4fa4e30cg213.jpg
这是村里老会计的儿子,如今在走街串巷收破烂。临来弟弟给他带了一大包衣物和食品。这是照相时才赶紧换上了新上衣。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1/11f4fa44f72g213.jpg
这是村里的“半仙”,说是能掐会算,在他家也给我们都算了一卦。我虽不信这些但也佩服他的临阵的推断能力。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1/11f4fa4806bg213.jpg
我们在老家的“辈大”,小字辈的侄女赶来送行。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5/19/1/11f4fa42033g213.jpg
与来送行的乡亲们来个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