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循循善诱、融情入境   ——杨玉芬听耿玉苗老师讲课有感

(2016-03-25 14:35:06)
分类: 学海无涯

循循善诱、融情入境

                           ——听耿玉苗老师讲课有感

杨玉芬

319,在沧州育红小学听了耿玉苗老师的课,使我受益良多。其中最令我欣赏的是耿老师在这节课中所表现出来的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引导艺术,以及营造了一个鲜活的场景的魄力。这节课,教师在用心的通过自己的诠释带着孩子读图、读字、想像、交流,享受故事带来的快乐与个人独特感受体验,这样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有着无比的兴趣,也充分的调动了他们表达的欲望。这节课有太多的亮点值得我去学习和思考,下面我只选择令我体会最深的三个亮点说说我的拙见

一、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耿老师这节课可谓是把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演泽得淋漓尽致。他指引的每一步无不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点,不拔高,不降低,以学定教,设计了这样一条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

二、瞻前顾后——教给学生看图编故事的习作方法

      看图作文怎么教?平常我们教学看图作文时都要提醒孩子们必须交代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耿老师在这节课中创造性地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一个游戏抓住一个变字去想。图画就被我们创造得更加精彩了”如此形象地概括,我想以后如果孩子们习作时忘了这六要素,但“变”一定会让孩子们想起如何整体构思看图作文的。

三、学会欣赏——指引学生如何评价他人的习作

       整堂课,孩子们都是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完成习作的,因为耿老师是这样欣赏孩子们的,他的欣赏语言:“宝贝,你的想像很精彩!”“孩子,这个词用得很巧妙!”“嗯,真有意思!”“宝贝,说得好。”……贯穿整节课,令在座的孩子们听了是那么舒服、亲切,如沐春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正是在这宽松的氛围中产生的。他也指引着孩子们互相欣赏:“你觉得他的想法精彩吗?令你感到意外吗?”“你侧过身来,欣赏下一位同学的习作。”……他还告诉孩子们如何欣赏他人的习作:“第一,这位同学有没有做到通顺明白地把这一幅画写出来?第二,这三个同学当中,谁的想象让你感到有点意外,让你特别欣赏?”孩子们就是在这样师生、生生欣赏的氛围中快乐习作的,如此习作,学生还会觉得习作难吗?还畏惧习作吗?

      总之,听了耿老师一堂课,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美丽老师的魅力课堂。耿老师的课堂,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作文脚手架,在读和写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充分的打开了孩子们创作思维,让孩子们无拘无束想,有章有法练。所以,我觉得,好的课堂的结尾不是画句号,而是感叹号或者问号,也与可能是一个省略号。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让儿童写作贴地面飞行,不要在云端舞蹈,走小步子,不停步,降低习作要求,坚持读写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