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理练”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讨论的研究》研究报告
(2023-04-18 15:22:26)分类: 2022-2023小课题 |
【研究报告】
《“学帮理练”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讨论的研究》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一、课题背景(或“来源”)及界定
1、课题研究背景
2、课题界定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不但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讨论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讨论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讨论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讨论能力。
(4)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2.研究内容
(1)探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基本策略;
(2)研制并总结归纳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方法;
(3)通过实验研究青岛版版小学数学教材相关具体内容的讨论式教学的案例;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努力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水平。
3.课题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断或者学生某一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3)调查研究法。将实验班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与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束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5)观察法。对课堂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材料。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10-2022.12)
研究课题前期论证,制定计划。落实课题实验研究人员,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和目标方向。学习相关知识,开展专题调研,选定研究课题,进行专题座谈,提出课题申请。制定实施方案,合理分工,依照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1一一2023.3)
(1)立足课堂展开研究
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本研究,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策略,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从模仿教学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
(2)组织实验。组织研究人员实施课题研究,在实验中不断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3)中期论证。定期组织观摩、交流及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定期总结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积累研究资料;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进行中期评估,对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和检查,改进下一个阶段的研究方案,形成中期资料,展示教学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3一一2023.4)
1.总结整理。收集整理课题实验资料,总结课题实验成果,撰写《“学帮理练”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讨论的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完整的课题研究资料。
2.评估鉴定。召开课题结题鉴定会。
3.成果辐射。待课题顺利通过评估鉴定后期,召开校内讨论式方法课堂教学成果观摩研讨会。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课题组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通过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现将成果与成效分述如下:
(一)文章类成果
1.专题论文与研究论文
(1)专家引领促成长—学习《小课题研究外助策略例谈》体会
(2)教育随笔——追求有效的课堂讨论
(3)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应用“学帮理练”教学法
韩爱丽
(1)“学帮理练”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在“学帮理练”下有效组织课堂讨论
(3)为学生小组讨论架起桥梁
3.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1)《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2)《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4.应用体会与研究感悟
(1)“学帮理练”教学模式应用体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帮理练”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讨论策略的研究》研究感悟
(二)实践类成果
1.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合理选择合作讨论的契机,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讨论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2.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许多学生的读书、作业、收集信息、与人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学习习惯更加良好。学生在阅读、操作、讨论、演算、思考、陈述、评价等方面,都逐步具有了自己的方法,观察、思维、计算、写作、归纳、应用等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3.创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学帮理练”教学法的指导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正常开展组内教研活动,活动中关注教师对上述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差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讨论,教师对这种情况的课堂掌握力度还不够。
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
改进措施:
1.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们的理论培训,提升教师们理论水平。
2.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研中做;写中研,研中写。
总之,要使课堂讨论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我们教师既要有效选择讨论内容,精心设计议题,又要及时抓住讨论时机,灵活把握讨论动向,还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让课堂讨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数学大世界》2010年3期徐光辉《浅谈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2、《海外英语》2012年12期谷华《课堂分组讨论有效性研究》
3、《快乐阅读》2021年20期李秀梅《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思考》
4、《语数外学习》2022年7期金玉芳《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