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fjyktxq065-1立项报告

(2022-05-09 18:09:25)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研究

一、课题名称提高小班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学校: 大丰区苗苗艺术幼儿园  

主持人: 李玲玲

研究对象: 小班幼儿

二、自己所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现当幼儿遇到困难,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往往愿意求助于老师,而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有的幼儿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常用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有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

三、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现实背景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乂缺乏合作的能力。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幼儿在开展合作活动时不会与同伴协商,缺少交流、分工的能力。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

研究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孩子们需要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为大班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在幼儿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当 提供合作的技巧,承担起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社会竞争告诉我们,幼儿需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先学会与他人合作 。《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因此,培养并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周平、李思思在《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指出了游戏活动中合作行为多,教学活动中合作行为少;秦红[2]在《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的探索》中指出,幼儿的集体合作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明显改善;独来独往、向教师告状的现象也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减少。

五、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1.课题的界定。

何谓“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学会合作是儿童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幼儿期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也证明幼儿之间能够合作。

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 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 的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目标。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  研究的假设。

1)小班幼儿合作能力得到提高。无论是在游戏活动中、区域活动中、还是一日活动中,幼儿都会有合作意识,最终提高了合作能力。

2)幼儿遇到问题知道怎么协商解决。因为各个活动里的经验,幼儿在遇到问题时,就有了能够自己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的研究素养和能力。通过研究中的每次活动,教师总结了经验,使自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课题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一)通过一日活动各环节,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二)发挥家长、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及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升。

2.研究内容:

(一)在各种游戏中提高幼儿合能力

   分析各种游戏优势,合理利用各种优势因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研究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策略。

(二)在集体活动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研究幼儿集体活动的特点,探索如何在集体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七、课题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总结各阶段的成果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实施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真实材料以取得对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实践观察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对比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经验总结法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性地分析和判断自己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运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借鉴创新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23-4月)召开会议、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完成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申报立项等。

(二)实施阶段:20225-10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

料进行分析开展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每学年完成12篇专题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202211-12月)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研究论文、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实践成果

 1)通过研究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实物成果  

 1)观察记录表   

 2)教案、课件、照片   

 3)论文、结题报告

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合作能力作为将来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人们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据研究发现,幼儿期是人的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更是性格成型的关键阶段,因而合作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这样才能为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幼儿时期,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都会在某个阶段有所突破,而合作能力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的优秀品质。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是让小朋友们懂得与其他人合作的好品质。

十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主持人:李玲玲

1)统筹课题的总体运作。

2)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

3)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参加人员:吴珂玥 周艳 朱琳

人员分工:

吴柯玥    调查访问   参与研究   组织活动  

     组织活动   执笔记录   撰写文稿

     调查访问   参与研究   整理资料


dfjyktxq065-1立项报告

dfjyktxq065-1立项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