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超——《有趣的方言》教学反思

(2015-10-18 18:00:5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有趣的方言》教学反思

莲湖区劳动路小学  魏超

本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家乡的方言》第一课时内容。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方言更是丰富,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就是从家乡的方言入手,了解祖国各地的方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能力: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知识:知道、了解家乡方言的地域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活动中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的应用普通话。学会小组合作、调查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本节课我能积极地与学生民主、平等对话,使学生敞开心扉,快乐学习。在小组活动时下到了每个学习小组,参与到他们的学习当中,认真了解每组的学习情况,在第一时间掌握了每组的学习进程与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我这样做,不仅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处理预设之外的生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老师不高高在上,能够与我们共同学习,从而能够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说话,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这堂课内容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让他们快快乐乐学习。

不足之处:

1、最主要的是备学生不够。教师的课前不仅要被备教材、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了解学情。

   2、本节课的主导思想是研究工作站的课题《家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资源利用的不是很恰当。

比如:开课时,我使用的是我国著名小品演员郭达的小品《换大米》进行导入、激趣。课后同工作站的老师交流,其实在这里还有更好、更贴近学生的资源,如《猫和老鼠》陕西话版,这个动画片就深受孩子的喜爱。如果用它来导入,效果会更好。

其次,在第三个板块“方言的应用”教学环节,我采用视频播放陕西的快板,其实这时候完全可以由学生或者教师带领着学生现场来表演,学一段陕西方言,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总之,关于资源的如何利用、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我仍处于摸索阶段,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为我所用。如何让资源最大化发挥它的作用,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