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招成功率极高的短线选股法,分分钟抓无数涨停牛股

(2018-10-08 14:46:32)
分类: 实战经验

做股票做投资,大盘指数只代表全部或分类股票的平均走势,散户资金有限,要实现股票投资获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股上完成,这就是选股。一个好的选 股方法,不仅能够告诉投资者应该买进什么股票、在何时以及何种价位买进,而且能够提示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卖出股票。结合当前市场和股侠的一些经验,分享给 大家。

一、龙战于渊

  

http://dingyue.nosdn.127.net/J2NnSaMBRfnjOkV=M8qDwVb00wWY44qZBVsAlZ8KHSFeK1497514294301.jpg

特点:

1,下降趋势里龙战于渊、突拉涨停;

2,拉涨停后持续震荡、涨放量跌缩量、成交量持续温和放大;

3,随着堆量震荡,收拢均线,股价突破密集均线;

4,突破密集均线后缩量回踩。

5,这样下跌趋势里突拉涨停来结束下降趋势,又以持续震荡堆量来扭转下降趋势的形态,其走势节奏十分鲜明,走势节奏鲜明是强势涨停扭转下降趋势后的又一强势体现,随着把密集均线踩在脚下,一旦再出现回踩密集均线,将是很不错的“逢低吸逢支撑买入”的绝佳机会。

二、底部拨高建仓放量吸筹

  

http://dingyue.nosdn.127.net/HdKyIs2ivfhWtUi5OTzBA7uzhBzK9rvOxfRzbMcYsYepD1497514294301.jpg

一般5天左右的建仓时间。必须放量;回调必须要止跌与20线与30线之间。弱点的止于60线。回调,缩量。回调到重要均线必出现标志性K线。需要观注,再次放量,涨停过前头,大胆买进。

三、暴大量买入

  

http://dingyue.nosdn.127.net/9eN2V6skqFNbDs96Y7wbQu8pINb60PYzJUsEv7Nc2BRSC1497514294302.jpg

连续两天收盘价站上暴大量当日K线实体顶部,第三日买入。暴大量买入条件成立之前,股价走势不一定是上升走势,也有可能是下跌走势。

注意:“连续两天站上”并不一定是暴大量的次日就出现,也有可能是相隔数日才站上,投资者应留意此种情况。

短线选股经典模式

http://dingyue.nosdn.127.net/92WJyCkeME0WJs3bPF3h8lEh87a5P8Dj3esxCGyPjRB771497514440309compressflag.jpg

  短线选股采用画线法,突破就是买点:首先找到股价在下跌前创新高的地方。记住是下跌前,画一横线,此时不是买入点。切记,如股价继续下跌,在途中又创高。然后又下跌,抹掉第一画线,在第二下跌前画线。如此反复画,反复画,至到有一天,股价上穿此线,此点就是买点,在上升中此理同上,如图

http://dingyue.nosdn.127.net/UYFqBI5MhVf=Jk7lDZHlv2D69EC7xDJzvig8TufCa9pqn1497514440310compressflag.jpg

http://dingyue.nosdn.127.net/1QtQMDiH96Hgu5mXFapg84m4HcwG2U2XKIuA9luzM9jwF1497514440311.jpg

  1、最好结合大盘,顺势而为。

  2、只做形成上升通道的个股(楼梯股,即形成45度左右攀升的个股)和股性活跃的个股,不做ST股

  3、量价结合。(注意是底部还是头部,头部放量要小心)。

  4、阴线突破,不入,观察。

  5、超短线1-2日买卖,突破压力位马上进入,次日出现十字星逃或跌破这压力位逃,成交量跟不上逃。

  6、洞悉热点板块,选择流通盘3000-8000左右,活跃性较强,有题材和想象空间的个股做,尤其可选当日涨幅大于2%,量比大于1。

  7、一阳穿三线以上,KDJ相对低位或金叉,MACD低背离或二次金叉等指标辅助可提高安全度

笔者通过运用中线主力控盘法,挑选出几只牛股,今天全部涨停,跟着笔者学习的股民朋友,之前被套的个股也陆续的解套,每天晚间都会有技巧分享,和大家一起在股市轻松愉快挣钱,选涨停牛股,如果想对接下来的操作以及趋势有个清楚的了解,欢迎加微信 :【y600579】具体操作我会在微信里发布,欢迎投资者前来交流和探讨,相信我的实力!而且不收任何费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