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華視連續「我倆有明天」劇情

标签:
怀旧港台剧集资料馆 |
分类: 華視連續劇 |




















1978年華視連續劇「我倆有明天」
華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我倆有明天」 首播日期 1978-06-05 結束日期 1978-07-08 播出時段 20:00 -
21:00
製作:王中平 編劇:王中平 導演:沈毓立 美術設計:吳道文 【演員表】 周婉珍─范丹鳳 唐振斌─古 琤 鐘慕雲─李 欣
黃正峰─馮 海 周婉容─鮑正芳 周 母─王慕光 唐 父─常 楓 唐 母─明 格 陸大剛─李立群 陳寶貝─顧保民 李秋萍─程秀瑛
唐曼青─盧蓓蓓 ???─谷 音 ???─周瑞舫 ???─秦菲菲
1978年06月12日出版
(華視週刊346期 彩頁)
我倆有明天:
明天是那麼充滿希望的
唐振斌〈古琤〉和周婉珍〈范丹鳳〉。
鐘慕雲〈李欣〉和黃正峰〈馮海〉。
鐘慕雲〈李欣〉和唐振斌。
鐘慕雲和好友李秋萍〈程秀瑛〉。
盧蓓蓓飾唐曼青。
周婉珍和母親〈王慕光〉、妹妹婉容〈鮑正芳〉。
婉珍掙扎著站起來卻不慎跌倒。
范丹鳳飾演一個不良於行的少女。
常楓和明格飾唐家父母。
馮海飾黃正峰。
古琤飾唐振斌。
王慕光飾周母。
李立群飾陸大剛。
顧保民陳寶貝。
導演沈毓立指導范丹鳳和古琤拍外景戲。
1978年06月12日出版
(華視週刊346期 P24~P26)
我倆有明天:
明天,是美好的!
從「洛城兒女」之後,華視開始嘗試製作國語時裝連續劇。繼「春
暉」之後,又推出了另一檔時裝劇「我倆有明天」。由前面兩檔時
裝劇的成功,可以預見「我倆有明天」的轟動。何況,「我倆有明
天」的製作兼編劇為時裝劇能手王中平。
王中平在電視圈向以時裝文藝戲見長。這次,製作本劇,他是對自
己下了極大的賭注的;由劇名「我倆有明天」可以隱約得知。
他說:「這部戲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我以它來象徵我和華視之
間有著美好的明天。」講這話時,他的表情是嚴肅的,語氣是認真
的。由此可見,「我倆有明天」的製作必定十分嚴謹。
「我倆有明天」固定在寬大的七號棚錄影,本來,七棚寬敞的空間
一次可容納十個景,但王中平對這空間的利用卻獨獨與眾不同,每
次只搭設四、五個景,目的在使每個景均能高、深、寬、大。您是
否發覺振斌和婉珍訂婚舞會的場地有多寬大嗎?唐家客廳出奇的寬
大,也是在其他電視劇裡難得一見的。這只是其中的兩個例子而已
。此外,王中平也特別注重佈景格調的蘊釀,而美術設計吳道文在
這方面委實功不可沒。劇中出現的每一堂景,都是十足的現代感。
時髦、新穎、新潮,在別的劇中沒有出現過。「這是因為我們啟用
了許多新景,」吳道文說。像婉珍的窗枱花架、花壁紙;甚至,連
婉珍用的那一架輪椅也是新的。
走入七棚,總是給人「新」的感受。劇是新的,景是新的,演員是
清新的,製作方式也是新的。屬於「我倆有明天」的一切,都與「
新」脫不了關係。
「我倆有明天」錄影速度是特別快的;因為,演員的水準太整齊,
搭配太完美。王中平說:「這一組人實在太棒了。我現在才曉得,
華視有很優秀的演員,實在是製作時裝劇的上好環境。」
說到演員的搭配問題,那更值得一談呢!常楓、明格、古琤和蓓蓓
在劇中節演一家人。「給人的感覺真像是一家人,」許多人如此讚
歎著。王慕光、范丹鳳和鮑正芳湊在一起,也真有那種「家人」的
感覺。這是因為演員選擇得當和角色塑造的合適。除開這兩家人,
馮海、李欣、谷音、周瑞舫和秦菲菲等人的角色,也都突出得沒話
說。
「我倆有明天」錄影時是一團和氣的,只因大家各展所長,並且都
能過足戲癮。
「我倆有明天」每集中每段情節在開始前,均由一小節主題歌所導
引。優美的探戈旋律,襯著「我倆有明天」這一小段歌詞,的確相
當吸引人,也給人特別深刻的印象。
王中平說:「這只是整段探戈主題歌的一小節而已,卻很具代表性
。我選取探戈是因為它大眾化,並且節奏富變化,也能襯托劇情的
味道。」
作曲汪石泉和作詞孫儀也著實功不可沒。
「我倆有明天」在推出之前,已出過幾次外景,地點都在北部具代
表性的地方。如第四集裡范丹鳳在復健中心練習站立的情形;第十
一集和十五集在金山海邊,常楓告訴古琤「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的道理;第八集古琤在博仁醫院嬰兒室看小孩的情形;以及本劇後
段馮海在飛機場佇立凝望的情景;「我倆有明天」的外景特色是平
實而切題。
按中國傳統習慣,一般人均喜愛皆大歡喜的結局,但也有不少人欣
賞帶懷念、遺憾的美。編劇王中平表示,他個人雖偏愛缺憾的美,
但他卻衷心尊重觀眾,希望由觀眾自己來決定本劇的結局,觀眾若
感興趣,可在本劇播至第十八、九集時來信建議,製作單位將採納
大多數人的意見,對「我倆有明天」的結局,做一番最合乎情理的
安排。
1978年06月12日出版
(華視週刊346期 P27)
我倆有明天:
堅強的站起來
本週劇情簡介
在一次生日舞會中,周婉珍〈范丹鳳飾〉認識了唐振斌〈古琤飾〉
。經過一段日子的交往,在雙方家長首肯之下,兩人訂婚了。然而
,訂婚之夜,振斌開車送婉珍回家的途中,發生了車禍。從此,婉
珍的雙腿癱瘓了,再也無法走動。無限的內疚,使振斌心靈上的負
擔益發沉重……。
婉珍出院了。當振斌向她重提婚事時,她拒絕了。不但逐出了振斌
,悔了婚約,更要求振斌以後不要再去找她。
悲痛萬分的振斌悄然的走了。這時,婉容〈婉珍之妹〉卻追上他,
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原來,振斌的母親在婉珍出院的前一天,曾經
……。
振斌不能違逆母親對自己的疼愛;而他唯有以更大的愛心,去求婉
珍的寬恕,以更堅毅的真情,去安慰婉珍。
振斌從醫生的口中,知道婉珍的雙腿仍有一絲復原的希望;但那需
要發自婉珍內在的強烈慾望,要她自己去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加上
堅強的意志、毅力與恆心,才能完成。
雙腿癱瘓後的婉珍,無法再有昔日的歡笑,更常遭別人的側目;因
此,心理上難免有些自卑。但她知道,唯有自己能夠重新站起來,
才不會被整個社會摒棄。
於是,振斌總是設法觸動婉珍站起來走路的慾望;是誘導,也是一
種刺激。婉珍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來。他倆相互
依賴,相互鼓勵。
終於,婉珍邁開了第一步、第二步……,逐漸的,她邁向了康復。
這不是奇蹟,而是毅力、恆心的極致,她完成了別人認為不可能完
成的事,也爭取到了屬於她自己的幸福。
沒有任何的異議,在萬千的祝福聲中,振斌挽著婉珍步入了結婚禮
堂。
莊嚴肅穆的宗教儀式中,他們含淚應許了婚姻的誓言。
然而,禍不單行。正當他倆沉醉在幸福的生活中,醫生卻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