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英语备课组活动记录1至记录7

(2016-12-27 16:06:56)
分类: 英语研训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1

周次

 

日期

97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制定教研组计划

活动方式

研讨

 

 

 

 

分析各班学情,结合学校计划,研讨本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教研思路

本备课组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贯彻新课标,变革师生学习方式,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养成,全面提高本年级英语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查缺补漏,加强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着重对复习课型和中考命题方向和命题的基本原则、方法、思路的探讨研究,把握教学大纲,密切关注中考动向,为实现2017年中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础。 

三、具体措施

见备课组计划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2

周次

 

日期

914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关注学生课堂活动

理论学习

活动方式

学习探讨

 

 

 

 

 一、 英语课堂课前活动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三项基本理念正好迎合了我们所倡导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是为了运用而学,直接让学生运用英语去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专业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
课前活动,即在“3P”教学设计(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中warming-up的角色,能够很好地体现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前起到很好的作用,即过度课堂,活动课前,引领高效课堂。
首先,过度课堂——当上课铃声响时,刚刚才稍作休息的学生比较难回到课堂,要集中精力上课则更需要一段时间的舒缓和过度,课前读等课前活动就是很常用的过度方法,能够使学生较为快速地将思想集中到本堂科目。
其次,活动课前——如果不仅仅是课前读书这种单调、重复的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小活动,那必定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课前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比赛、竞争等,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让所有学生都投入自己的注意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这样的课堂必定让学生充分惦记,心生盼望。 
再次,引领高效课堂——当课前活动在课堂的前510分钟内结束之时,老师利用学生们的投入与兴奋将或体一转,必定能顺利过度到更深入的课程,由此也必定带来课堂的高效率。

  二、英语课堂课前活动的可实施性
首先,本文所提到的课前活动都是指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分为个人和团体活动,但决不是单一的全班集体活动。这样的课前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及与人合作方面都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而这样的活动更是在老师的精心设置下,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尤其是针对老师所设置的实际情景,能使所有学生都有亲自体验把英语投入实际使用的机会;
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多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及时表扬,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堂增加,使学习信心逐日增长,上讲台的胆量也逐渐增大。可以设定的评价标准有:1、以鼓励和正面表扬为准;2、多看到学生的付出和努力;3、对学生的表现一定要提出能够让其有所提升的意见,开诚布公而不让学生有压力,不让学生惧怕;4、不完全靠老师,而是采用指定的学生评委团或流动的学生评委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会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改进,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担当评委,不仅打分,更要切确地提出价值点,则更能够让学生在评价中提升自我,知己知彼,以人为鉴,相互提高。如此活动正好符合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的执行宗旨。
再次,对于少部分同学羞于与人交流,羞于使用英语,羞于扮演角色的情况,设置多人合作的活动则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做事没有多人合作取得的成效大的道理,更能让同学在合作中收获友谊,培养同学感情,师生感情,收获经验,赢得对未来社会工作、生活的信心!
第三,英语课前活动的设置必须完全围绕学生展开,切合书本,适当拓展,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而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不同,所以设置的活动也不同。

 三、英语课前活动的实际操作过程
    
实际上,作为教师,绝大多数人都有操作课前活动的经历,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常用的课前活动多为课前朗读、课前Duty Report等,集体操作,形式单一,过后不利于再循环操作,比较乏味,而且对于某些层次的学生来说,可能有操作难度等。因而要想让我们的课前活动真正达到过度课堂,活动课前,引领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设置上下工夫;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老师也需要灵活变动。

  九年级的英语课堂活动重点 应以口语和听力为载体,(若以话题复习法进行综合复习,也可以以话题带入重点复习内容,) 结合中考听力口语考试进行课堂活动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3

周次

 

日期

928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关注学生课堂活动

活动设计

活动方式

研讨

 

 

 

 

九年级的英语课堂活动重点 应以口语和听力为载体,(若以话题复习法进行综合复习,也可以以话题带入重点复习内容,) 结合中考听力口语考试进行课堂活动。结合九年级学情,经过大家讨论可操作课堂活动如下:

课前汇报(Duty Report):

重点以口语和听力为载体,进行课前汇报。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准备好资料:图片,对话,故事,听力材料等,可由老师操作对学生抽查,主要起复习巩固作用。

2、快速背诵课文文章
   
快速背诵课文文章的创意来源于著名英语大师李阳的口语练习三最法 最大声(as loudly as you can),最清楚(as clearly as you can),最快速(as fast as you can

3 复述文章

  对于学习过后的课文内容,老师可提供关键词、关键图片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所给信息复述课文

注: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改动或者运用其他活动让学生融入课堂。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4

周次

 

日期

1012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初三第一次月考

活动方式

研讨

 

 

 

 

一、     试卷批改

二、     试卷分析反馈

1.     从完型和阅读答题情况来看反映出学生在篇章的理解能力、细节信息处理分析等方面普遍欠缺

2.     阅读的新题型——问答题,陌生,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两个问题:题目没看懂,答非所问;答题时照搬文章内容,不会概括要点

3.     写作:

学生对于groupwork 的概念存在误解;

审题上出现误差;

语言表达错误

逻辑不够清晰

 三、努力方向:继续抓完型阅读的教学和训练;写作方面 话题尽可能宽一些,可以涉及到课外话题,让学生平时也写写课外话题的作文。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5

周次

 

日期

119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集体备课

活动方式

研讨

 

 

 

 

针对接下来后半部分的教学重点——被动语态教学进行集体备课探讨

 Module7 Great books

 Topic: Talking about books and writers

 Structure: Present simple passive

学情:被动语态学生在之前从未正式接触过,大部分学生是不知道什么叫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又是什么。因此,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先预习该语法点非常之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要一下子讲太多,一点点渗透会更好让学生接受掌握。

教学过程大致的思路探讨如下:

通过围绕中心话题 writers & books,在该话题的主动语态基础上 进行 被动语态 教学,让学生在两种不同的语态口头练习中去体会它们的区别,然后再落实到笔头练习上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6

周次

 

日期

126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集体备课

活动方式

研讨

 

 

 

 

针对接下来最后几个模块的教学重点—— 定语从句 教学进行集体备课探讨

 Module10 Australia

 Topic: Describing a country

 Structure: Attributive clauses with that

学情:学生在初二学习过宾语从句,期中考前学习过状语从句,对于定语从句有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大部分学生在宾语和状语从句的基础上, 应该是能够相对较容易的理解定语从句的。

教学过程大致的思路探讨如下:

通过围绕中心话题 描述澳大利亚这一国家的过程中,同时展现 简单句 合并后的定语从句复合句,先呈现,后比较,总结归纳,再落实到口头和笔头上。教学中全部围绕that 定语从句,至于who/which定语从句放到第11模块教学即可。该模块教学先让学生掌握that定语从句的定义和运用。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7

周次

 

日期

1219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孙蓓蕾

参加

人员

孙蓓蕾、林国梅、王红、邱聪聪

缺席

 

活动主题

第二次月考分析

活动方式

研讨

 

 

 

 

一、     听力:关键信息明显,干扰信息几乎没有,学生总体完成不错,除小部分学生失分

二、     单项选择

个别题目成了失分题,原因在于学生月考前没有复习到位,甚至没有复习该语法点

三、     完型填空

该题型总体上答题可以,失分的题目往往在于学生对该文章的细节理解不到位,没有通过上下文结合选项去答题,也存在个别学生看不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     阅读理解

前两篇完成的不错,关键失分在于后两篇阅读理解。

C 关于梵高的人物介绍,在该篇的细节题 个别学生做的不够细致;问答题回答中 信息不全面,两点原因只写了一点

D 有关生活道理的小故事,该篇的4道题目,除了第57题意外,其余3小题 答题的关键都在于学生对于该生活道理的理解是否把握到位,有难度。

五、词汇运用:

 词汇填空失分 一是因为单词拼写,反映出学生对于月考的不重视,单词都没有好好背;二是因为变形错误,反映出学生对于词汇的运用上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上的指导

六、写作:写作大部分学生都能紧紧围绕该作文的话题,呈现的问题是: 内容不够丰富,除了表格里的信息,其余内容拓展不出来;语句表达存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甚至常识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