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018-08-21 19:37:35)
标签:
教育 |
《校长兵法--学校管理四十六计》汲取当今中国最著名名校校长的办学经验和治学之道,从校长的职能和使命出发,以成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为核心,强化校长决策、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学校价值取向,重点抓住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为努力争取打造出中国一流的名校而特别录制。把这一宝贵的精髓奉献给全国的校长和教育界朋友们。
这本书收录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来源于作者的管理故事。由于是一位新任校长,各项工作都要思考它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所以作者学会了边管理边思考,而每一次的思考后他也都会尝试着写下来,一篇篇文章积累下来,就成了这《校长兵法-学校管理四十六计》。作者采用兵法来叙述自己的管理思想,贯穿这本书的思想主线却是情,因为人都是感情动物,而情最能打动人心,情也最能促进教师的努力,情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与努力把事做完美的渴望。
在将这本书看完之后,我深深被里面的事例所折服。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哪怕是遇到麻烦,只要将事情巧妙的做好,将麻烦巧妙的避开,这便是智慧的所在。
其中,我对《校长兵法--学校管理四十六计》一书中的“以巧成事——加强家校沟通,合理处理家长投诉事件”感触最深,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进步,家长看得到,老师也看得到。小学是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把自己定位在“教书匠”这个层次上,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是孩子心灵的导师。
从古至今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们教育行业在合适不过了。
作为老师,不要等到家长来找我们才努力的回想他说的是哪个孩子。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下子就特别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操心。我们与家长沟通,,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都会接受的。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老师、家长、社会形成合力,而并非只是某一方的单独责任。老师和家长就是要多沟通,有了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不能无端地相互指责,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我觉得有必要让每一个老师都记住,“我们这是学校,不是工厂。产品坏了可以回炉,但是教育坏了,就是一辈子”。作为青年教师首先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好老师。要完成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家长的态度要好;其次,要用自己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伟大的师爱;再次,还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学校交予的任何任务。
如何采取更好的教育对策,做好指导,积极做好家校配合的教育的工作呢?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做这项工作。下面从本校、本班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家校沟通的方式,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以及家访的技巧等方面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1、利用家长到校接送学生进行交流
由于我校是一所新修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因受到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仍有不少学生上放学是由家长接送。于是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是爷爷、奶奶,我从他们关心学生身体方面入手,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家长,我就从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学生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在进行交流时,总是先肯定学生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家长就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会非常顺利。
2、开好学校定期组织的家长会
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的动向、理论,提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列举古今中外家长重视教育孩子的事例;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家校双方取得共识,使家长认识到只有家校结合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家校结合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这些光靠学校是不行的。借此机会,教师还可以指导家长自我教育、互相帮助的活动。家长中也不乏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对教育有一套切实可行办法的人。我们就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适时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请这些家长介绍自己的有效的家教经验。当有家长说出自己指导孩子的某种行动后,另外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见解与他共同商讨,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帮助其改进;而当某个家长的意见得到肯定时,他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工作方法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也便于教师开展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3、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性问题单独解决
QQ群和微信群传输消息,不仅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家长可以通过群平台向班主任自由自在地反映、诉说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可以收集家长反映的共性的问题,做出及时诊断和评价,给予答复,打打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但是在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发消息时要格外注意一些原则:共性问题集体解决,个性问题单独解决,就是因为网络群平台的及时性和随时性,家长难免对有些学校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夸大事实,聊天容易变味,平台容易变成发牢骚、攻击学校和老师的工具,甚至发展到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喜欢指手画脚,有可能只是某个家长产生的负能量,最后消极情绪一传十十传百,给整个集体带来不良影响,有时候教师觉得及时回复是一种礼貌,但是对待问题要分类解决,对于却是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要平等对话,共商良策,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老师可以做到先发制人,在QQ平台或者微信群做到定期(3到5天)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等到家长问起来才谈到学生的情况,这样交流就处于被动状态,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在汇报过程中也要讲究策略,如谈谈学生进步的地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再进一步提出不足的地方,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能觉得QQ平台或者微信群可以随意一点,要注意措辞,让家长最大范围接受并乐意和学校配合学校的相关措施,引导家庭一起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上一个一流名校是万千孩子和家长的心声,创办一所一流名校是千万校长和老师的心愿,而名校本来就少,何况是一流的名校,如何去满足孩子的心愿,就把这个重担压在了我们万千校长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怎么办,如何做,如何准确而有效的做好。相信看了《校长兵法》你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