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创建及督导思考
(2018-08-21 19:20:31)
二、学校特色创建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对学校特色建设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也想在自己做校长期间,将学校打造成为真正的有特色的学校,将孩子们培养成为个性突出、特长鲜明的学生。所以,在工作中,围绕这个话题也不断的进行反思,也在特色创建中付出了努力与心思。但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也意识到一些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所规划的特色,存在不稳定、短暂性的因素
不稳定因素体现在学校历史上已经形成了特色并一直保留至今的,校长都不能随意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而改变。因此办学特色可以通过继承和发扬而实现,所以,学校特色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有必要的,切忌特色不稳定或存在短暂性,而这些特色特点应是长期存在,稳定发展的,具有独特性。
(二)学校所规划的特色,脱离了特色校本课程的支撑价值
特色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特色的标准。文化需要逐步体现的,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清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试想一下,如果在现实的办学过程中,在特色项目开展中,离开了校本课程的支撑,文化极难落地,一提而过,沉淀不了,那么,特色文化也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学校所规划的特色,存在不科学,不深入人心因素
个别学校特色项目,比较大众化,中性化,甚至有些有点不科学。校长在考虑学校特色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学校本身的资源、地域特点、本地风俗以及师生的基本情况。还有,办学理念尽可能渗透到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上的人,让他们清楚了解到学校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要怎样做等问题。换句话说,得到了社会人士的认可,对特色的开展更容易去实施。
(四)学校所规划的特色,校长缺乏信心,缺乏信念因素
别看学校特色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实操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这碰到那的问题出现,问题出现就要想办法去解决,但有些问题是比较麻烦的,在这个时候,有个别的校长会因此而打退堂鼓,没有耐心,没有信心,没有恒心坚持下去了,而做到半途而废。
三、如何督导学校特色的创建
在寻求学校特色创建时,目标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校情出发。在确定这一个特色项目时,学校一般都是邀请督学、专家到学校视察,察看校园环境,了解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管理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品味等,才指导创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现从以下几方面去谈学校特色项目创建:
(一)
如何在原来的基础上提炼、上升、定位学校特色呢?关键还是要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复论证寻找定位。建设学校特色的关键是选准切入点,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特色的成败。在选择切入点的时候,要在对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和生源、教育环境、文化底蕴、传统优势、人文资源等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选择切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等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切入点”。
(二)
俗话说:“名师名在思想,名校名在理念”。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所学校,必须先评价这所学校的校长”。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必须有一个具有一定特色的校长。或许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管理风格,甚至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校长要想办好学校,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校长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学理念对学校特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特色就是依据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的结果,体现其教育思想,最终达到教育目标。
(三)指导学校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
俗话说得好:“火车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想要有所突破,一定要与众不同,学校校长就要发挥舵手作用,特别是要校长发挥独特鲜明的教育思想尤为重要。任何一个校长在教育实践中,总会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必要的思考与研究,形成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认识,并深化对教育实践认识而进一步进行理性的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等,这是一个成功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校长;一流的校长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校。因而,校长的办学理念与独特的办学思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可见,校长的独特思想成就了一所好学校。校长把独特先进的办学定位和教育思想通过规划或计划转化成行动,要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学校定位提出、引领、实践、升华与之相宜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责。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独特的办学思想就是“校长之魂”,是校长的为政之本,统率着学校的一切工作,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思想基础。例如: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三风一训”等理念,但如果这些东西不能结合学校实际,没有校长自己的个性特征,只能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喊在嘴上的口号而已,自然与校长的思想无关、与学校的实践无益,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思想。先进独特的教育思想,既不是毫无意义的高调空喊,更不是好高骛远的海市蜃楼,而是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一生奠基为宗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思想基础和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四、督导学校特色创建应注意的问题
(一)督导学校扎实构建校园文化,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每个地方、每个细节都体现着校园文化教育的别出心裁和独具匠心。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科学合理的校园布局,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的办公条件,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这所学校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打造校园文化精致化的建设特色。整体创意新颖,设计大气,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体现出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的绿化、楼内的卫生、场室的管理都存在文化氛围,能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
(二)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是学校的生命要使学生有所长,教师必须教有所长,教有特色。同样道理,一所学校要形成特色,打造特色,必然有一批具有教育教学特长的教师,否则,特色将不成形,失去创建的动力与意义。所以说,人才是兴校之基,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久而久之,也许你会发现,一所学校的特色,其中有一方面,往往会考虑到教师这群体特长有关,特色项目也是教师们教育教学教育积累、提炼与升华。可以说,提高教师素质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根本所在。
(三)督导学校注意依托课题,以活动树品牌,以课题促发展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是精神的圣地。创建学校特色的目的不在乎申报成功与否,而是在于学校由此而形成的特色。发展特色文化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和有力的抓手。例如:课题结题前,学校一定会以课题开展相关丰富多彩的活动,结题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课题中,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力量进行开展与交流。这些师生的一言一语,所发生的故事,对其学校特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积淀一定的文化痕迹,得以深化。可以说,学校特色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课题研究又为学校特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途径,为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使学校特色的发展更理性、更科学、更符合教育的规律。
五、结束语
学校特色建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既要有适合自身学校的传统,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得到有个性的发展,从而真正回到教育的原点,既教又育,让孩子们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才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另外,还要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来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只有学校的特色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变成学校的传统和文化。
在实施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离我们的培养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手段和方法,是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正视这些不足,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宽容和包容对待孩子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缺点和不足,靠我们对孩子们的爱心和信心,用心的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这才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
因此,学校特色只有在有效督导管理下,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学校才有生命力。在学校发展中,才能走出一条适合学校传统的文化立校的道路,才能真正将孩子们看作一个个具有独特意识地主体,在充分尊重孩子们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出真正的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