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格讲坛】南宋震动朝野的通奸大案 ——话说嵌名诗之三十三

(2015-01-17 03:42:56)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收藏

娱乐

南宋震动朝野通奸大案

——话说嵌名诗之三十三

                    http://s13/bmiddle/005QVceagy6PePTGglW50&690——话说嵌名诗之三十三" TITLE="【格格讲坛】南宋震动朝野的通奸大案 ——话说嵌名诗之三十三" />

南宋时期发生过一桩震动朝野的大案,是由理学大师朱熹引起的。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宋孝宗淳熙九年——即公元1182年,浙东台州地方大旱,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秩序混乱。为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朝廷派官声颇佳的理学家朱熹任浙东常平使巡抚台州。可是,就是这位官声颇佳的理学先生,到任后却做了一件极不该做的事情,在三个月时间里六次上书弹劾台州知府唐仲友,且内容多为不实之词,用唐仲友答辩状上的话说,是“疾恶太严,所谓偏隘”。照这句话理解,朱熹可就有点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意思了。其实,朱熹还真是故意找茬,他告来告去觉得没词了,竟把唐仲友的问题扯到男女关系上,说唐仲友和江南名妓严蕊有不正当关系,责令黄岩通判逮捕了严蕊,投入台州大牢。并且,大搞刑讯逼供,企图让严蕊承认和唐仲友发生过不正当关系。但严蕊却誓死不肯屈从,她说:我一个歌妓什么也不在乎,即使与知府大人通奸也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死罪,但我不能用不洁之身玷污正人君子的清白!严蕊的态度招致更加残酷的非刑拷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数次被折磨得昏死过去。

据《格格春秋》记载,严蕊原姓周,字幼芳,曾为台州军营歌妓。严蕊是她的艺名。当时的营妓大多也是良家女子。在这里,格格还想多说两句,没有哪个女人生来就想堕落,沦落风尘的女子很多是为生计所迫,所以,对待这类人群可以有道德的批判,但绝不应有人格的歧视。《格格春秋》上说,营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家庭破产而失去生活来源的良家女子,一种是因家庭成员犯罪、家被抄没而无家可归的官宦妻女。严蕊就属于前一种情况,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知书达理,因为家庭突遭变故才走上这条道路。那么,朱熹说她与唐仲友有染又是怎么回事呢?据《格格春秋》记载,唐仲友字与政,又称说斋先生,浙江金华人,生于公元1136年,卒于公元1188年。淳熙九年——即公元1182年,身为台州知府的唐仲友到台州军营视察工作,认识了严蕊等四名营妓。因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便解除了她们的营妓身份,发放生活费让她们落籍还乡。那时,营妓也是在编制的,属体制内人员,要想回家得履行必要的手续,一般情况下这事还不好办。唐仲友把她们的户籍关系转到各自的老家,她们也就分别回去了。严蕊是黄岩人,自然要回黄岩老家。所以,朱熹才令黄岩通判抓捕她。抓她的理由是有伤地方风化。

《格格春秋》上说,台州地方曾有过一副很有名的对联,是朱熹写的。由于对联写得很有趣,所以,也就流传了很久,在明初还有人提起它。台州的方孝孺就因此批评过朱熹善讲理而不善为政,多意气用事。那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说斋花更喜,

下联:与政民自哀。

横批:荒年看春。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看看荒年里唐知府的作为吧!在严蕊臂膀里说着暖心的话那花就更喜,在花心里处理政务百姓自然会有许多愁怨。并且,还把严蕊这个艺名和唐仲友的字搅合在一起。

朱熹这么做可真是有点过头了!他在上六道奏疏的同时又写了这副对联,命人张贴在台州府衙的大门口。据《格格春秋》记载,这是朱熹写第三、四道奏疏时发生的事,这件事是和下令抓捕严蕊同时进行的。朱熹这个人的政治意识真是太淡薄了,简直是不堪为官!你这个巡抚使的职责是什么?不就是安抚遭灾的百姓吗?如此不问政事,只搞窝里斗,就不怕造成不好的影响?你就是和唐仲友结过再大的梁子,在人心不定的特殊时期也不该拿这种桃色新闻来说事啊!说来说去,朱熹和唐仲友倒是有什么过节呢?《格格春秋》上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仲友曾与陈亮为争一个妓女结怨,陈亮为泄私愤,就在朱熹面前搬弄是非,诬称唐仲友说了对朱熹不敬的话,并说了唐仲友和严蕊的事。别看朱熹是理学家而陈亮是主战派,俩人还是莫逆之交的朋友,陈亮说话在朱熹这里还是占地方的。另一种说法是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唐仲友也是个大学问家,他也有自己的学派。就这两种原因,无论从哪一条出发,都不能说朱熹一心为公,明显的是公报私仇。也正因为其动机明显,所以,作为被告的唐仲友不但未令人生厌,反而受到朝野众多正直人士的同情。譬如吏部尚书郑丙、右正言蒋继周、给事中王信等朝廷重臣就纷纷上书为唐仲友辩护,自动当起了辩护律师,还不要一分钱的辩护费。如此一来,宋孝宗觉得这事不能再任由各方闹下去了,就问宰相王淮:老王啊,朱熹和唐仲友闹了这么长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你看这事怎么了断好呢?据《格格春秋》记载,宰相王淮也是浙江金华人,和唐仲友是同乡。老乡遇到麻烦,哪有不帮之理?可是,王淮也明白朱熹在孝宗心目中的位置:那是个皇上非常看重的学问家哦!所以,王淮要帮老乡唐仲友,还不想伤害朱熹,他对宋孝宗说:老总啊,我看这事就是秀才之间相互斗气哦!孝宗说:既是这样,就别让他们斗下去了,把老朱调开去干点别的吧!

《格格春秋》上说,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显示出王淮高超的政治智慧,他建议让岳霖去处理此事。史书记载,岳霖字及时,号商卿,是岳飞三子,生于公元1130年,卒于公元1192年。王淮建议派他去的理由是因为他是朱熹的好友:你老朱递诉状想整人,本庭不受理;而让你的朋友去处理被告一方的事也好让你无话可说。有朋友要问了:还有什么事需要岳霖去处理呢?格格提醒你:严蕊被朱熹抓捕这件事还没了哦!朱熹是为审查唐仲友而抓的严蕊,严蕊一天不被释放,就等于唐仲友的问题还没有了结。所以,当下的问题是在调离朱熹的同时赶快释放严蕊。

严蕊被关押两个月,受尽酷刑折磨,早就不抱生的希望了。据《格格春秋》记载,当岳霖宣布她已获自由时,她一下子呆在那里了,仿佛是在做梦。残酷的封建制度剥夺了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权,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更不会有维护自身尊严的权利。至于对一个妓女,更是说抓就抓、说放就放,根本无理可讲。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有个说法,怎么也得给点国家赔偿。可当时就不是这样了,严蕊倒觉得捡了个大便宜,终于能重见天日了,除了心里高兴,还得感谢明君、感谢青天大老爷。激动之余,突发灵感,填就一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首词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心甘情愿的沦落为风尘女子,好像是前生注定要犯这样的错误。不管前程是好还是坏,总要依靠你这个大救星。如果获得自由,我终将会离去的,因为无法在城里住下去了。我只想像个农妇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您也不用问我最后的归宿是哪里!

《格格春秋》上说,在宣布释放严蕊的那一刻,岳霖突发奇想:这样多才多艺的美女,是断不可回到乡野去遭受风霜之苦的。他要给严蕊寻个好的归宿。看了严蕊的词,岳霖也当即赋诗一首:

 

览诗书泛琼林,

草天涯念双亲。

有錾击现玉洁,

弥香苑独善身。

 

这是一首赞美严蕊的诗。诗中说:幼芳惟馨!你自幼饱读诗书,身怀美玉,长大后象沦落天涯的芳草,日夜思念双亲。遭受残酷打击才能彰显玉的纯洁,你如弥漫香气的鲜花,任风吹雨打却能保持心灵的高洁。

岳霖这首诗,有赞誉,更有安慰。因为岳霖有自己的目的,他早在心里为严蕊找好了人家。据《格格春秋》记载,严蕊最终由岳霖做媒,为赵宋宗室做了妾,也算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一场轰动朝野的无头案就是这样不明不白地了结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