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格讲坛】岳飞被追封鄂王的真相——话说嵌名诗之三十

(2015-01-11 11:16:47)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收藏

娱乐

岳飞被追封鄂王的真相

——话说嵌名诗之三十

      http://s8/mw690/005QVceagy6P5LlgOurd7&690

岳飞是在南宋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被害死的,那一天,应该是公元1142127日。当时,岳飞才39岁,正是年富力强、堪当大任的最好年华。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岳飞死的那地儿叫风波亭,害他的人是当时的“四人帮”,也是三男一女,他们分别是:秦桧及其夫人王氏、万俟卨和张俊。这几个人也缺德透了,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你让人家吃了饺子再上路不行?况且,人家岳飞的罪名还是“莫须有”的哦!也许是岳飞的年龄犯了忌讳?中华文化里不是有“闯九”的说法?人逢“九年”多凶事,这话还真就应在了岳飞身上。《格格春秋》上说,依当时的形势判断,岳飞的案子注定要冤沉海底了。但老天有眼,历史也是公正的,冤案终究会得以平反,岳飞的案子最后还是被平反昭雪。岳飞重新以英雄的面目载于史册,直至尽享哀荣,被追封为鄂王。而把这至高的哀荣赋予岳飞的人,则是他死后六十多年的南宋宰相韩侂胄。

据《格格春秋》记载,韩侂胄字节夫,生于1152年,1207年被害,是北宋重臣韩琦的曾孙,而母亲又是宋高宗皇后的妹妹。这可是皇帝的近亲,他还该叫高宗一声“姨夫”哦!这样的家庭背景,在中央国家机关谋个公务员差事还成问题?不过,韩侂胄可不是白吃饭不干事的纨绔子弟,这个人有一套,最后还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力图赶跑金人,恢复中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韩侂胄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权臣之一,褒之者对其恢复国土的雄心大加赞赏,贬之者则称其北伐为耍儿戏,谤其试图用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对他做过的一件事不敢持有半点异议。这件事,就是在韩侂胄当政期间力谏宁宗崇岳贬秦,追封岳飞为鄂王。

《格格春秋》里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鹏举金风恨天低,

朱仙银枪马蹄疾。

莫须诏至风波亭

武穆不敬鄂王虚。

 

这首诗——还有后面要提到的那首,据说都是陆游写的。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两首诗均非陆游原创,完全是后人借用了陆游的名义。诗中说,岳飞字鹏举,他就象在强劲的秋风里展翅翱翔的大鹏一样,只恨云天太低。在朱仙镇等重要战场,他多次挺枪跃马大败金兵。但是,朝廷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他,后来,却又不断加谥追封,一会儿嫌“武穆”谥号不够尊敬,一会儿又嫌“鄂王”爵位不太合适。

《格格春秋》上说,岳飞于1142127日被害,到1162年才得以恢复名誉。为什么会在这一年平反呢?因为这一年宋高宗退位,宋孝宗登基,老总换人了。这老赵家也觉得糊里糊涂杀功臣不叫个事:这样做,不但会让人说糊涂,还会被人指着鼻子说缺德寡恩,骂混蛋透顶。可是,这事既是高宗默许的,要给岳飞平反就等于打自己的脸,他自己怎好意思张这个口?再说,杀岳飞也是出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他赵老总和秦总管一致主和,而岳飞这个好战分子却拼命叫嚣战争,不把他处理了怎么压下主战派的气焰?《格格春秋》上说,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宋孝宗即位后,虽然立即给岳飞平了反,但对其专案组成员却没做任何处理,这些靠整人窃据要职的人活着的仍然占据着领导岗位,死了的还享受着哀荣。到1178年,才追谥岳飞“武穆”。1204年,宋宁宗又追封岳飞“鄂王”。至于改谥岳飞“忠武”,那已是理宗朝的事了,后世还是称岳飞为“岳武穆”。

下面,格格再说《格格春秋》里的另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侂胄倚江藐中原,

把酒扫胡毡。

挥戈引鬼魅,

玉首何弃国门悬?

 

《格格春秋》上说,这首诗作于1208年,也就是韩侂胄被害的第二年。这一年,韩侂胄的人头被谋杀者送给了金人,因为南宋政权要再次与金人议和。而这一结果,韩侂胄在当初是万万想不到的。的确,看他当初积极备战的热情,谁会想到他会落得如此下场?《格格春秋》上说,韩侂胄经过多年打拼,终于成了权倾朝野的重臣,这也就为实现挥师北伐的宏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宁宗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总揽军政大权。这时,北伐准备工作也就紧锣密鼓的展开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大造舆论。要发动战争就要动员人民,要动员人民就要有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在这个节骨眼上,韩侂胄又把死了六十多年的岳飞搬出来了。他认为,为发扬岳飞精忠报国的抗金精神,有必要再次对其进行追封;同时,对制造冤假错案的秦桧等人更有必要做出处理,虽然他们也已死去多年,但阴魂不散,错误的思想意识时刻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而要坚定全国军民恢复中原的决心,就要澄清是非,还历史真相。故此,韩侂胄极力主张崇岳贬秦。在他的感召下,赵老总终于做出决定:追封岳飞鄂王;削去秦桧的申王封号(秦桧死后被宋高宗赵构封为申王),改其谥号为“谬丑”,意即说谎话的小丑。

军事方面,重新启用一批主战派将领充实到军队各重要岗位。赋闲在家而又常念“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也在复出将领之列,于开禧元年担任了浙东安抚使。是年,辛弃疾六十六岁,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老当益壮,一心杀敌报国。而退休老干部陆游却急得直跺脚,不过,再急韩侂胄也不敢用他了。因为他年龄太大,这年已是八十一岁高龄。尽管不能上前线,但陆游也闲不住,也在以诗歌为武器号召全国人民投入到这场统一祖国的战争中来。在这些复出的将领里面,有个叫吴曦的必须提到。因为这个人是后来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当时,他被派往四川担任宣抚副使。

《格格春秋》上说,北伐战争始于宋宁宗开禧二年——即公元1206年春天。战争初期打得比较顺利。于是,到了五月,宋宁宗就下诏全面伐金,局部战争变成了全面战争。在战争紧要关头,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变降金,从而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解除了四川方面的威胁,金人把西线兵力全部调往东线,而东线正是南宋北伐的主战场。在军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严峻形势下,南宋军队全线溃败。战争的溃败使韩侂胄备受责难,国内怨声四起,反对派竟指责他把战争当作巩固地位的手段。在一片指责声中,主和派也蠢蠢欲动,最后,皇后竟指使韩侂胄的政敌史弥远等人将其谋杀。接着,就走上了和金人议和的老路。更令人发指的是,史弥远竟答应金人的无理要求,于1208年凿开韩侂胄棺木,割下人头送交金人。

一场失败的统一战争致使战争的组织者身首异处。

这时,我们不能不想起陆游为韩侂胄写的那首诗。诗里说:韩侂胄字节夫,他率领装备精良的军队,依靠长江天险而藐视占领中原的金人,下决心横扫金营,渴望像过节一样和将士们举杯同贺,共庆胜利。只可惜,英勇的征战却招来杀身之祸,而那颗高贵的头颅却不能悬于城头看着金人灭亡。

《格格春秋》上说,韩侂胄没有岳飞那么幸运,一直受到非议而不能得以平反昭雪,虽然他曾力主追封岳飞为鄂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