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981373fea6fd9570e1182ec220e92ed4.jpg
规划中的高湖蓄滞湖区鸟瞰图
诸暨高湖蓄滞洪区是浦阳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水利设施。它坐落在浣东街道高湖畈,地理位置在东经120°26'~120°32',北纬29°71'~29°76'。高湖范围内原有农田面积近2.2万亩,是诸暨市境内最大的湖畈之一。由于高湖蓄滞洪区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要素的聚集,以及分洪后经济补偿政策的缺失,自1962年以来,数次达到分洪启用条件而未启用,对浦阳江流域的防汛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2011年6月洪灾后,我市根据浦阳江流域防洪调度的工作实践,提出对高湖蓄滞洪区进行分级分区改造,得到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该方案在遵循“高湖蓄滞洪区功能不改变、分洪总量不减少、启用条件不提高”的总体原则下,通过修筑隔堤及分洪设施等工程措施,将高湖蓄滞洪区划分出首级区和除外的其余范围,按照此方案设计的工程项目被列入2015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规划中的高湖地区涉及区域面积近17平方公里,城市三环线、诸永高速南北向穿越,湖面及围堤面积总约6平方公里,建成后常水位6.2米,最高11.2米,堤顶高11.65米。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b694ec65d223484436719aeb72c1b7da.jpg
高湖蓄滞湖区总规划平面图
《记录老高湖》以村落为主线,汇集了资料照片数百幅,这些照片全景式记录了老高湖征迁地区的村庄景象、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c474382e9c518a4bf6e6b4501c820d9a.jpg
老高湖地区一方面毗邻诸暨城区,得风气之先,人文积淀丰厚;另一方面,这里作为浦阳江洪水的主要分洪区,历来遭受洪灾侵袭,这两方面的影响,形成这方土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影集收录十多个自然村落的照片,既有风光旖旎的鱼池藕塘,又有色彩缤纷的稻田蔗林;既有鳞次栉比的现代新村,又有石窗古樟的粉墙黛瓦;既有风车谷仓祠堂,又有烧酒祭祀庙会……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置身真实而丰满的时空之中。而忠实细腻的纪实摄影风格,特别是将人这一生动的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更使这本摄影集具备较高的史料价值,高湖这一重要的地域文化亦将因此获得长久的保存。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ec821bbaf1296f7fa6306a668bceb5f7.jpg
高湖全景图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75755f414834aa1b785d0f335956cdf2.jpg
骆家山自然村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5dcfa95d40065a02598128d1dc1e9bfd.jpg
下东阮自然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48e89540811d0064d05c88f69dfa6ee3.jpg
新江村
一个地理上的区域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归于荒芜,归于湮没,但那里曾经火热的生活曾经蓬勃的文明,必将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传承下去,比如这本朴素的影集,以及那些陆续迁徙了的默默无闻的人群。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logo_cn/181db245889561f4e54d535057607125.jpg、
作为《记录》系列的第二个作品,这本影集依然保留着档案原汁原味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风物。待到诸暨的“西湖”——高湖建成时,回头再看昔年湖底风景,会有怎样的别样心情,我们期待!
非常期待哦!扩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