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文化 |
分类: 我眼里的巴塞罗那 |


利塞奥大剧院(加泰罗尼亚语:Gran Teatre del Liceu)是一座位于巴塞罗那兰布拉大道上的歌剧院,开业于1847年4月4日。1861年4月9日,利塞奥大剧院遭到大火烧毁,此后重建。1994年,利塞奥大剧院再次发生大火。1999年,剧院重新开放。

其实参观歌剧院是一场误会。有一天西语学校老师拿着一张宣传单,上面有歌剧院的图片,有日期,然后告诉3欧。由于西语不太懂,加上之前有舞台剧的观摩,我们班没排上没去成,脑子就固定地认为是去看歌剧,乐呵地把钱交上了。我还跟豆妈说去听歌剧,豆妈说:“真有瘾,又听不懂。”我说:“听不懂也能感受感受”。结果到现场一看,就是参观歌剧院。想想还好吧,3欧参观参观歌剧院也不错。



歌剧院看起来还是蛮有感觉的。 参观的人也不少。一个工作人员用好听的声音给大家讲解,可惜我听不懂。看看周围,好像大部分人都不懂,一问才知道,原来说的是加泰罗尼亚语,来参观的除了我们西语学校的学生外,都是游客,所以大家都不懂加泰罗尼亚语。另一个工作人员过来,说大家都不懂,都在看手机,她告诉讲解的人用西班牙语讲,可这时候有个参观者要求用加泰罗尼亚语讲,讲解员只好先用加泰罗尼亚语讲,然后再用西语讲了一遍。







穹顶


大厅



包厢



走廊里的雕像

门外过道




墙上壁龛里的雕像

沙龙,提供给人们休息、聊天、相互认识了解的空间。

“沙龙”一词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17世纪起,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在欧洲,许多建筑里都会有这种“沙龙”,巴塞市政厅里有好几个沙龙。


沙龙顶的画



















参观的人们。


走廊



下层的一个播放室。在这里观看了一个宣传片,介绍了舞台的运作和一些以前的演出片段。说实话,挺好看的,看完宣传片,蛮期待哪天来看看歌剧演出。


一起参观的西语班的老师和同学。

走廊里挂的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