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语言角度分析英美性别文化
(2015-02-27 14:16:20)
标签:
英美文化性别语言人类社会 |
摘要: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有关性别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关文化中的性别文化特征。英语语言表达、体现和象征着英美性别文化现实。英美文化的这种性别文化现实表现为:男性总是与正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往往与反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而女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
关键词:英语语言;英美性别文化;男性;女性
A Study of Gender Characteristics in English Culture Regarding the Language of English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me culture of gender in England America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The traits of gender culture in the two societies are clearly revealed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English language expresses,embodies and symbolizes the cultural reality of gender in the countries.The cultural reality of gender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are as follows.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images while female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images.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happenings while femal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significant ones.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owerful and successful images while fema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weak and victimized-images.
Key words:English language;gender trait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male;female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交流方式,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与这种文化所借助的语言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互为依存。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被著名的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教授C•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e)概括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J。性别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具备上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征。即英语语言表达、体现以及象征英美性别文化现实。.语言与性别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也被著名的社会语言学专家、以色列巴依兰大学的教授B•斯伯尔斯基(Bemard spolsky)所印证。在他所著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斯伯尔斯基写到:“⋯⋯所有这些都表明语言是如何反映、记录并传递社会差别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对语言中所反映的性别差异感到惊讶,因为绝大多数社会都以各种有标记的方式来区别男性与女性。”∞1作为人类社会语言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语言与英美性别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针对的性别文化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两个群体所涵盖的文化,即在社会生活中被划分为男性与女性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男人与女人的狭义范畴,关于社会学意义上两性与生物学意义上两性的区别已有诸多论述,本文将以John J.Macionis关于两者区别的理论为依据来分析英美社会中的性别文化特征。在他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John J.MacioIlis对性(sex)与性别(gender)作了以下分析。即“性:一种生物学范畴的区分;性别:一种文化范畴的区分。”“性指的是将人以生物学种类划分为男人与女人。性在一个小孩的生命通过另外的两个男女发生关系时就已被决定了。”而“性别不仅仅针对区别——一个社会如何判定女性与男性——而且还针对一个社会如何对两性赋予不同的力量。因而,性别也作为社会不平等的一个范畴而发挥作用。历来都是有利于男性的这种不平等不是简单的两性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的问题。”[3](丹剐英语语言中所反映出的这种性别文化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两性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划分。社会赋予两性的文化含义更多的是对比与差别。具体地表现为:男性总是与正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往往与反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而女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下面针对以上三点进行详细论述。
一、英美性别文化的历史追溯
英美文化中的这种性别观念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及宗教依据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基督教是英美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作为这种宗教的经典文本的《圣经》在英美社会广为流传,其中所包含的有关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与处世哲学中去。《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记述明显地反映出英美文化中的这种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文化观念。它是这样描述的:“耶和华神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4] 这就明白地表达了女性依附于男性,男性支配女性的文化观念。另一则圣经记述则从另外一个角度阐明了这种观念,即耶稣诞生的故事。圣母马利亚本是一名平凡女子,只是因为上帝让她孕育诞生了救世主耶稣才成为圣母。除此之外,并未其他美德的记述。《圣经》里面充盈着关于男性的各种活动的描述,而鲜见有关女性的描述,即使有关于女性的描述,大多也是作为男性的婢女或妻子而为其生儿育女的角色的。
在通俗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关男女性别文化的描述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例如《苔丝》中所描写的苔丝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姑娘,但她却被毁在了亚雷和安吉这两个男性的手中;再比如《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也是在索菲尔德受到了社会歧视和冷遇;《红字》中的女主人公和她的女儿珠儿又何尝不是两个遭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的女性形象呢?大文学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也多是以一种受男性支配从而反抗社会不公、并设法改善自身处境的面目出现的。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仅举几例作以简要说明。
历史上英美国家的法律文本中也充斥着类似的内容。例如关于选举权的问题方面,女性总是被排除在选民之外,更不用说作为候选人了。产生于17世纪英国革命《人民公约》中就规定:“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一部成文宪法、男公民普选制、两年一届的国会、财产和公民权利的更大范围的传播⋯⋯”[5]。其中有革命性意义的是男性公民拥有了普选权,而根本未提及女性的相关权利。美国独立运动后所产生的《联邦宪法》“则主要体现了美国革命者为确保自由平等一类价值而做出的一些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实用的制度安排,它在许多方面都为后世的民主化进程留下了宝贵的经验。”[6] 但就是这样一部宪法中也未将女子的选举权包括进去。由此可见,英美历史上对于女性的歧视是无处不在的。
二、英语语言中所反映出的英美性别文化特征
1.男性总是与正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往往与反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
英美文化中男女两性的人名突出反映了这一特点,男性的名字通常会有一些表示勇敢、坚强等意义的词来表达,而女性姓名则通常透露出弱小、轻微之意。如男性人名Alexander、Andrew、Henry、Harold、Richard、Walter、William等分别表示“人类的慰藉”、“刚强”、“统治者”、“武士”、“刚正”、“强有力的统治者”、“意志”之意,而女性人名Alice、Emily、Jenny、Joan、Margaret、Susan等则表示“美丽”、“勤劳”、“文静”、“温柔”、“珍珠”、“百合花”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英美文化中对于男女两性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及角色期待。因为“人名是一种社会符号,它既蕴含着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又体现着明确的性别意识,同时也具有社会的交际功能。”[7]
意思相对应的表示男女两性的成对的词汇包含有不同的文化色彩,即男尊女卑,男重女轻等。如call boy指旧时电话接线员,call girl则为应召女郎;governor为州长,而governess则为家庭侍者;man professional为男性职业人员,而woman professional则为从事不良职业者;brotherhood为博爱、团结之情谊,而sisterhood则指女性小团体等等。另外,传统意义上的一些正面角色都只指男性,而当他们指女性时,就必须加上表示女性标记的修饰词。如scientist通常指科学家,人们默认为男性,而当要指女性科学家时,则需用上women scientists;人们通常默认professor、engineer为男教授、男工程师,而当要指女性教授或工程师时,则需用women professor和women engineer等。妇女解放运动以来,已经产生了许多完全对应的分别表示男女两性的语汇,但这也逃脱不了“争个名份”之嫌。如chairman,chair-woman; spokesman, spokeswoman;policeman, policewoman,actor,actress;waiter,waitress;headmaster,headmistress等等。
2.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而女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
一些被人们认为不重要的职业里只有表示女性的名称,似乎这些职业天生就是女性所从事的职业,即使男性事实上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例如:housewife意思是家庭主妇,即专做家务的人,似乎女性天生就只能做此种事情,而找不到对应的意思相近的表示男性的词。而另外一些被认为重要的职业或职位传统上却只有表示男性的词汇。只是在妇女解放运动之后,才产生了一些带有标记的相应的表示女性的词汇。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仍认为这只是男性的事务,而除非在强调并标明的情况下,才会与女性相联系,如congressman,congresswoman;1awyer,woman 1awyer;poet,poetess;artist,woman artist;doctor,woman doctor;technician,woman technician;等等。另外,有些词只有一种形式,要么只有表示不重要意义的女性的词;要么只有表示重要意义的男性的词。例如:nurse,secretary,clerk,typist等常常使人们联想到的只是女性,而president,professor,engineer,lawyer等,如果不加以修饰,则常常使人们仅将之与男性相联系。
如需将两性同时提到,则用表示男性的词指代男、女两性;将表示男性的词放在前面,而表示女性的词放在后面。
A11een Pace Nilsen,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语教授及负责学术问题的助理副校长,在她的一篇文章Sexism in English:A 1990 update中称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就像鸡与蛋的关系一样。一种文化所使用的语言是那种文化所推崇的价值与信仰的直接表露。英语语言与英美文化的关系尤其如此。英语语言所反映出的英美性别文化的特点是以男性为主导。这个特点可以从无数的例子中得以证实。比如在英语语言中,当泛指一个不确定的人时,当然这人可能是男性,可能是女性,通常用he或man。泛指人类时用mankind,当然也将女性包括了进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列举一些最能反映一个文化的特质的俗语作为例证。在英语中,He is wise that knows when he’s well enough.知足者为智。He knows much who knows how to hold his tongue.慎言的人是聪明人。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8]。。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man is as old as he feels.老不老,自己晓。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从其交友知其为人。A man is not good or bad for one action.不能凭一件事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以上各例是泛指男性和女性的,但没有一个表示女性的字眼,而全部用了表示男性的he和man。另外,当男、女双方都被提到时,也是将男性放在前面,女性放在后面,如husband and wife;boys and girds;men and women; host and hostess; he and she;father and mother;brother and sister等等。
3.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
男性总是代表主流的,成功的典范,而女性则反之。在英语语言中,表示男性的语汇总是与成功相伴,而代表女性的语言则不尽然。例如英语中有king和queen两个相对的词汇,但对于kingdom而言是指一个王国的领地,却根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queendom这一词汇。另外,美国国家的另外一种形象化的名称为uncle Sam,而没有任何其他的对应意义的表示女性的词汇。重大发明、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多为男性名字,如Hoover Dam,Franklin stove,等等,而表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名称则往往是女性名字,如Betty、Mary等等。事实上,美国社会的现实的确如此,男子占据着绝大多数的重要职业。而女性只能从事所谓的“粉领”阶层的工作。“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女性只能进入范围狭窄的职业之中,将近一半的工作妇女同时从事两种工作。第一类是管理辅助工作。这类工作人员包括文秘人员(秘书、打字员、速记员等等)以及其他典型的辅助男性的女性工作人员。在所有这些‘粉领’人员中,80%是女性。第二类是服务工作。这类工作包括饭店服务人员和其他与饮食服务工作及保健工作相联系的职业。”[3](p363)“这种基于性别的层级结构在工作方面一直存在:男性医生由女性护士所辅助;男性总裁拥有女性秘书;男性航班飞行员配有女性乘务员。在任何职业中,一种工作的收入和地位越高,这个职业就越有可能被男性拥有。”[3](P363)
表示正面成功者形象时用指代男性的词汇,反之则用指代女性的词汇。英语语言中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无所不在。对于性别的歧视状况总是无意中被表现了出来。似乎作者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讨论其他的主题之上,这更加说明其中所表露的对于性别的歧视是一种自然流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情绪。随便拿出一篇文章几乎都能找出类似的例子。现以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中的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多维教程一探索》(Intensive Multidimensional Course—Exploring Horizon)中的一课为例。在该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多维教程》的选材均来自90年代后期的英美原著,广泛地涉及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题材,体现了很强的现实性和学术性;同时也饶有趣味,有益于启迪思维。”[9](前言P1)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出该课本里的文章有一定代表性和说服力。下面将就该课本中的其中一篇课文,即第二单元题目为《谎言与真理》一文中的性别意识问题作一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界定谎言与真理。在本文的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Each lie makes the next one easier to tell, and the liar comes not only to disrespect herself,but to mistrust others,whom she believes will lie as easily as she."[9](P28)在第11段中有这样一句话:“Consider the journalist who promises not to identify his sources,but men is pressured by his newspaper or by the law, How far should he go to keep his word? If he breaks his promise,is he dishonest?”[9](P31)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如果撒过一次谎,第二次就变得容易了。长此以往,撒谎者自己不仅会丧失自尊,而且也不再相信别人。在他们看来,别人和自己一样常常撒谎。”“比如一位记者,他承诺不泄露消息来源,但却因此承受了社会和法律的压力,他该怎么办?在信守诺言这一点上他该做到什么程度呢?若没能守诺,能算不诚实吗?”同样是一篇文章的两句话,在第一句指撒谎者时用了女性代词she,,这里的谎言指的实实在在的谎言。而在第二句话中讲到新闻记者面临撒谎与否的两难境地时却用了男性代词he,这里显然带有同情的色彩。这种性别歧视的态度已表现得再明白不过了。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仅举此例予以说明,只是窥豹一斑而已。
英语语言能够反映出英美性别文化的特征。总体看来,从本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英语语言所反映出的英美性别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男性多与正面的、重要的和成功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反面的、不重要的和不成功的形象相联系。但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也许这种现状也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也应该能够反映在英语语言中,为英语语言所表达及体现。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e, Language and cultur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Bernard Spolsky,Sociolinguisf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John J•Macionis,Sociolog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Englewod Cliffs,1993.
[4]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简化字现代标点和合本)[z].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0.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6]马克壶.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彭光谦.英语谚语[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1981.
[9]刘鸿章,王同顺.多维教程•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