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傲慢与偏见》第一章的几个译本看文学翻译问题

(2015-01-04 10:33:07)
标签:

情感

译文

原文

傲慢与偏见

华文

1. 引言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作者通过对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这四桩婚姻的描写, 深刻反映了当时在婚姻问题上普遍存在且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念, 即在恋爱婚姻过程中放在首位的应当是美貌、金钱还是爱情。作者将伦理道德准则搀杂在爱情故事中加以描述, 语言风趣幽默又具有讽刺意味, 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真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同时作者也从侧面表明婚姻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也是个颇具影响的社会问题。奥斯丁凭借她的理智来领会世界,写出了这部反映世态炎凉的喜剧作品。这部作品犹如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愚蠢、盲目与自负,鞭挞了种种社会丑态。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当让各国的读者都能分享。为了能让中国读者把握住原文的主旨, 就必须要求译文中要准确再现出原著的信息与内容。这部世界名著目前有好多译本出版,笔者阅读了其中的三本:郭志宏版、王科一版、华文版。通过对这三个版本的分析,发现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 存在着应该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就以《傲慢与偏见》第一章译文的三个版本为例,作一分析。

2. 文学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需要把握两个过程,就是对作品的理解过程和在译文中的表达过程, 两个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对翻译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难以传达出原作的真实意味。

2.1 理解

理解是进行翻译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就无从谈起翻译。理解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1.1 注重语法分析,明确指代关系

英语中代词使用的频率较高, 但有时也会出现指代不清的现象,给理解带来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遇到这样的问题,译者可通过语法分析的方法,明确指代关系。

例1. 在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I see no occasion for that. You and the girls may go, 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 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 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

郭志宏翻译为:“我看不必。你自己带着她们去好啦,或者干脆让她们自己去,可能更好些,你的姿色比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其实也并不差,你要是一去,宾里先生没准会一眼相中你呢。”

王科一的翻译是:“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 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 ”可是华文的翻译就出入很大:“……你让女儿们自己去得了。要不然你和她们一道去, 这样做更好些……”

句中which 究竟指代什么, 郭志宏和王科一都把它当作指代“让她们自己去”或“你打发她们自己去”,而华文把它当作指代“你和她们一道去”。究竟指代哪一个?我们来分析一些语法情况。在这一句中容易知道“or” 连接两个并列分句,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不是插入语,因此which 无任何理由指代前一分句, 只能是承前指代“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显然华文是译错了。

2.1.2 联系语境,明确关系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 R. Firth 指出言语只有依靠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才有真正意义。这里实际强调了语境与理解原文的关系,有时英语句子较长,难以理清关系,这时可以联系语境去进行分析。

例2.“They have none of them much to recommend them,”replied he; “they are all silly and ignorant like other girls;but Lizzy has something more of quickness than her sisters.”

郭志宏的译文:“她们都不相上下, 不值得炫耀,”伯纳特先生说,“她们同其他人家的姑娘没两样, 只有丽奇比另外几个姐妹机灵多了。”

王科一的译文:“她们没有哪一个值得夸奖的,”他回答道;“他们跟人家的姑娘一样,又傻,又无知;倒是丽萃要比她的几个姐妹伶俐些。”

在第一句“They have none of them much to recommend them”中,第一个them 其实是指上文所提到的handsome 和humoured 两种聪明特点的, 女儿们都没有这些优点,因此不值得炫耀。相比之下,王科一的译文更能体现出这个意思,而“不相上下”并不能反映女儿们都不具备这些优点。

2.1.3 弄清英语成语的含义,不可作字面猜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应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成语语义具有融合性,成语语义往往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来, 而不是各组成成分语义的简单相加,翻译时遇到不熟悉的成语应查辞典,不可只作字面猜测。

例3. “Depend upon it,my dear, that when there are twenty I will visit them all.”

郭志宏的译文是:“好了, 亲爱的, 只要能来二十个,我会挨家挨户登门造访。”

王科一的译文是:“放心吧,我的好太太,等到有了二十个,我一定去一个个拜望到。”

华文的译文是:“这要酌情而定……”

Depend upon it 是英语成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英文释义为“(at the beginning or end of a sentence)you can be quite certain.”显然译为“这要酌情而定”大大降低了伯纳特先生说话的语气,王科一翻译得比较准确。

2.2 表达过程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是在深刻、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将原文包括的内容再现出来的过程。在透彻理解原文后,表达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2.1 忠于原文,尊重原文形式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创作,必须依照原文,古今中外,众多翻译家都一致赞成要讲“信”,严复主张“译文与原文”要保持一致。

在《傲慢与偏见》原文中不少单词用斜体的形式区别开来,王科一版将之一一直译并用“·”标于其下,而华文版并未注重这一点,有的词根本未译出来,应该说这是不忠于原文的体现。我们来看一例。

例4. “You want to tell me, 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

王科一译为:“既然你想告诉我,我听你也无妨。”华文译为:“既然你打定主意讲给我听, 我也只好洗耳恭听了。”

这里原文you 用斜体区别开来, 英语中这种词要重读,王科一版在“你”下标“·”,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重读该词,联系上下文,就可以感受到这是说话人在嘲笑听话人,言外之意,其他人想告诉我,我就未必听了。而华文版未对“you”作处理,使得这种言外之意丧失殆尽。

2.2.2 借助注释,译好语言国情

语言国情是指那些与国情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翻译语言国情时容易出现两个倾向, 一种是照顾译文读者而采用较长的语句加以解释, 但这样做易使译文冗长而不忠于原文, 另一种是尽可能忠于原文而采用直译法,这样译出了语言国情,但译文读者难以理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尽可能直译再加注释,既照顾了译文读者,又可译出语言国情。三种译本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只是注释数量不同而已,在此不再举例说明。

2.2.3 注意译词语域的选择

所谓“语域”是指语言环境随着使用场合环境不同而区分的变体,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定的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一个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应该根据上下文情景说出符合自己身份的话。作者在写文章时应注意语域, 译者在翻译时同样要注意译词的语域。

例5. “But,my dear, you must indeed go and see Mr. Bingley when he comes into the neighbourhood.”

郭志宏这样翻译:“无论怎么说,亲爱的,只要宾里先生一搬过来,你一定要去拜会他。”

王科一的译文是:“不过,我的好老爷,彬格莱一搬到我们的邻近来,你的确应该去看看他。”

很显然,王科一的译文更符合中国读者阅读,因为在中国一位老太太是不大会叫自己丈夫“亲爱的”的。这种翻译更适合人物身份。

2.2.4 照顾译文表达习惯

由于英语、汉语分属印欧、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在表达方式上,汉语语言简洁,各分句多靠内在逻辑关系的贯穿,表现为意合的特征,而英语结构严谨, 句与句之间主要靠关联词语表明相互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形合”的特征。我们在英译汉时要注意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逐字翻译,译成“欧式”文章,而要照顾汉语表达习惯,使译文表达简洁、流畅。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

例6.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

王科一译为:“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 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 四邻八舍的人家尽管对他的性情见识一无所知, 却把他视为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华文译为:“这样的单身汉,每逢乔迁新居,左邻右舍对他的感受和观点虽一无所知, 但是既然以上的真理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所有邻居们总是将其视为自己某一个女儿应该得到的一份财产。”

不难看出王科一较好地注意了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清楚、简洁、流畅、易懂,比华文译的要好。

3. 结语

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篇幅所限,难以一一述及。另外,本文只是以《傲慢与偏见》第一章的几个译本的内容为例子作一简单探讨分析,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不管怎样,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始终是需要翻译工作者时刻注意的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出现的本文谈及的几个问题也都是需要努力解决的。毕竟,翻译是一项如履薄冰的工作,它既需要译者认真阅读原文,透彻理解原文,更需要译者进行再创作,使之成为语言流畅而优雅的译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叶君健先生提出的“翻译也要出精品”的夙愿。

参考文献:

[1]Austen, Jane.Pride and Prejudic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吕俊、李德风.英汉翻译的理论与方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3]Butler, C. S..Systemic Linguis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Batsford, 1985.

[4] 叶君健.翻译也要出精品[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1).

[5] 洪忠祥.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的比较谈翻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翻译,1997(5).

[6] 郭志宏.傲慢与偏见[M] .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

[7] 王科一.傲慢与偏见[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8] 华文.傲慢与偏见[M] .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