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沙山与黄河共存罕见的沙坡头之一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图片文化 |
分类: 2019年西北火车旅游专列游记 |
集沙山与黄河共存罕见的沙坡头
刘人朴编著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接腾格里沙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是全国二十个治沙重点区之一。保护区集大漠、沙山、黄河、绿洲为一体。有春季暖迟、夏季热短、秋季凉早、冬季寒长、干旱少雨、冷热温差大、风大沙多等气候特点,年风沙天数多达200天,年平均风速2.8米/秒,最大风力可达八级,风向多为西北风。
几十年前,治沙科研工作者首创最经济、简洁、原始的麦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的关键技术,解除了困扰人类千百年的治沙难题,成功地抵御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在西北荒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并且仍然是现行最有效的无灌溉条件下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流沙固定方法。
到20世纪末90年代,治沙科研工作者和中卫人民顶烈日、抗严寒,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由固沙防火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草障植物带、灌溉造林带组成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建成,形成绵延不断的防止沙漠扩大绿色屏障,并且建立了大量的沙漠南缘湖泊、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广阔的人工草原湿地。绿草如茵,杨柳成行,真正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更使保护区一流的治沙成果驰名中外。保护区不但有西北风光之雄奇,同时具有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永远不要忘记向那些几十年防沙治沙的科研人员和劳动者致敬。
沙坡头旅游景区位于宁夏中卫城西16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保护区内,北面是沙海茫茫的腾格里大沙漠,处于沙漠和草原的过渡带,南临黄河,河对岸是峰峦叠嶂,巍峨壮观的祁连山余脉,集沙与水为一体的美景。大河涛涛、沙山陡峭、白云碧空、沙海绿洲,景色壮观异常,为5A级旅游景区。
在沙坡头旅游景区还有一个与敦煌月牙泉一样十分奇妙的现象,奔腾的黄河流入中卫境内后,到达沙坡头旅游景区时由于该片区域独特的山脉、冲积平原地形,千百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个极其罕见的黄河Ω形约270度角度急转弯,黄河改其汹涌,水面海拔降至1200米变为平缓流畅。经常出现的风力不小西北风,一部分越过景区顶部海拔1360多米的沙山, 另一部分到达九龙湾风景区后,由于河对岸海拔1800多米峰峦叠嶂的高山阻挡,大部分沙粒沉积在九龙湾风景区,但含沙量已大大降低的地面风一部分沿着黄河Ω形圆弧陡峭的沙坡改变方向吹往东北方向。
在越过海拔1360多米的沙山迎风面沉积部分细沙后的高速西北风、九龙湾改变方向风速已降低吹往东北方向的风及黄河水汽上升和产生的负低压共同作用下,在沙坡头景区Ω形急转弯内黄河旁100多米高的大沙坡,出现向东北方向往上吹的旋转风,将沙坡底部的细沙往上吹向东北方向大沙坡上方。从景区缆车站西侧黄河旁陡峭的沙坡往东黄河与沙坡距离越来越远,沙坡也越来越没有那么陡峭,并且缆车站东部有少部分固沙树林被吹上来的细沙掩盖,就可以说明风向是往东北方向上面吹的风,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沙坡头滑沙场游人滑沙带下来的沙会出现间断飞上大沙坡而不进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