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故乡世界锑都锡矿山和小城冷水江之一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图片文化 |
分类: 故乡湖南新化县冷水江市的记忆 |
刘人朴编著
6550万年前(白垩纪末,晚燕山期)的造山运动,湘中地区(湖南省中部)雪峰山产生了一系列北东方向的断裂和褶皱。我的故乡出现了二座举世闻名的宝山——世界锑都锡矿山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
其中世界锑都锡矿山锑矿发现于明朝1541年,从清朝正式开采已有120年历史。
一、锡矿山名字的由来,传说中的一个美丽错误:
我的故乡在莽莽苍翠的雪峰山山脉中段,在漫长的岁月中,居集在这里的“梅山峒”人(主要是徭、苗、土家等少数民族及资江两岸少部分汉族人),凭借雪峰山和资江水系的险阻地势,从秦、汉王朝始,“千年不服王化”。这里有几十座1000米以上的高山和连绵不断的原始茂密森林,史称“梅山蛮地”。直到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开发梅山,公元1072年归顺大宋朝廷建立新化县前后,约1000年来各朝代主要从江西吉安地区不断大量迁入汉族人,徭、苗、土家、汉等多个民族及中原的汉族儒家文化、古代荆楚文化、江西的庐陵文化及风水文化、本地的宗教信仰祭祀等文化不断逐步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
“梅山蛮地”之一,新化县及二座举世闻名的宝山———锡矿山和紫鹊界位置。
在雪峰山中段东侧众多山脉中,有一座植被稀少,海拔只有700余米的无名山,山峦起伏,沟谷深切,山势较为陡峻,属山地地形,隶属于新化县。到了明代末期,嘉靖二十年(1541)的一天,该无名山陶瑭街(清代开采锑矿后形成繁华的街道)附近谭家冲一个山包上突然垮塌滚落下一块很大的银色泛着耀眼光芒的石头,一群正在山脚下耕作的农民以为是山神显灵赐来的神石,他们诚惶诚恐地将这块石头作为神石祭拜起来,由于怕破坏风水,一度没有开发。后来当地老百姓发现这种石头遍布山野,银光闪闪,大家都误认为是锡矿,故而得名为“锡矿山”。逐步有人上山捡矿、挖矿,土法冶炼,小作坊式的无序开采,但奇怪的是,名为锡矿山,却始终怎么也炼不出锡来,最后只得弃置停采,矿场荒废了三百多年。
自然锑矿石
到了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当湖南1895年在沅陵县沃溪矿区内的田秀湾矿区首先发现和开采锑矿后,才知道锡矿山采出的可能是锑矿。其后清政府设湖南矿务局,对锡矿山的锑矿进行开采。
光绪二十三年(1897),邹源帆被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为湖南矿务局提调。邹源帆新官上任,同乡亲戚晏咏鹿设宴祝贺。宴席上,邹“谈矿政甚豪”,有人向他反映了锡矿山采炼锡矿不成的故事。宴罢回家,邹源帆查阅《宝庆府志》(邵阳市府志),查到锡矿山有锡的记载,联系到炼锡失败的事情,他怀疑锡矿山的锡可能是被古人称作"连锡’的锑。那时的锡矿山还是一个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山中仅有房屋院落十余处,散落在陶塘、长龙界、洞下等地区,只有杨、康、童三姓村民聚族而居。邹源帆随后指派晏咏鹿和刘履斋前往勘察。为掩人耳目,奉命前去锡矿山探矿的晏咏鹿和新化县瑯塘镇的风水先生刘履斋,借口看风水,走进了锡矿山。晏咏鹿为此曾写有《安的摩尼歌》一诗:“火齐明珠号曰锑,安的摩尼(锑)名译西;初见此物可致富,往探陶塘发端倪”。因为当时锡矿山杨、康、童三姓村民“绝少见闻”外面的世界,看到晏咏鹿和刘履斋各骑着马、打着洋伞,传言他们是"打缎子伞,骑冒(无)角牛"。此事一直被传为笑谈。
晏咏鹿、刘履斋等前往锡矿山一个名叫楱茶洞的地方时,发现这里“矿石垒垒,榛莽间,似锡非锡,前明炼余之块,犹有存者……于是取砂三十斤……运省验之”。该地段锑矿埋藏较浅,山上留下了大量的老矿洞。经过化验,运到省城长沙的这些矿砂样品不是锡矿,而是一种叫"安得摩尼"即锑的矿物。
1898年,邹源帆、晏咏鹿、刘履斋合伙在锡矿山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锑厂——积善炼锑厂,宣告锡矿山锑矿正式开采。但当时仅开采高品位锑矿石(俗名青砂)供出口,由于没有选矿工序,因而低品位锑矿无法利用。
至此,锡矿山结束了以锑为锡,进入了“锡山”产锑时代。尽管这里出产的是“锑”而不是“锡”,但由于“锡矿山”一名在当地民间已沿用了三百多年,人们便将错就错一直称这座山为“锡矿山”。直到后来,锡矿山成了世界著名的锑都,这个美丽的错误丝毫也没有影响它漂洋过海,蜚声中外。
从1897年至1908年的短短11年间,锡矿山的产锑量迅速上升至占全世界锑产量的百分之五十。
1908年,王宠佑和梁鼎甫为湖南省梁焕奎组织的华昌公司赴法国购买了当时最新取得专利的冶炼硫化锑矿石的赫伦史密特挥发焙烧炼锑法,在长沙南门外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炼锑厂,开始收集低品位锑矿石提炼纯锑,开创了中国金属锑的工业生产时代。
1912年,德籍商人施乃甫、阿罗佛分别在锡矿山成立“开利”、“多福”洋行,仿赫氏炉原理制炼纯锑,锡矿山西法炼锑自此始。接着,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等外国人到锡矿山来利用其雄厚的资本,收购锑品或开办冶炼厂。
高品质辉锑矿石
高品质辉锑矿石
高品质锑矿石
低品质锑矿石
低品质锑矿石
产品纯锑锭
产品纯锑锭
二、锑的性质与用途:
锑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在常温下是一种耐酸物质,其比重6.68、熔点630.5、沸点1590,性脆,无延展性,是电和热的不良导体,在常温下不易氧化,有抗腐蚀性能。锑在合金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硬度,常被称为金属或合金的硬化剂。锑及锑化合物首先使用于耐磨合金、印刷铅字合金及军火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搪瓷、玻璃、橡胶、涂料、颜料、陶瓷、塑料、半导体元件、烟花、医药及化工等部门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冶炼锑金属矿物原料主要有辉锑矿、方锑矿、锑华等10种锑矿物。中国锑矿资源丰富,储量、产量(锑精矿、锑金属)、出口量等,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锑产品的应用
2015年韩国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中,在阐述中国的矿产资源情况部分,突出介绍了锡矿山的锑矿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充分说明了中国的锑资源在世界所占的分量重要与稀有。
《超级中国》播出的锡矿山锑矿石
《超级中国》播出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开采
三、锡矿山与冷水江在清朝末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
锡矿山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城区东北约15公里处,地处湘中构造盆地的南缘、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的北缘,面积18平方公里,由老矿山、童家院、物华、飞水岩四个矿床组成。
冷水江市老城区(资江以北)在二十世纪初清朝末,也是一处不出名的穷乡僻壤,在原野上散布着几十余处乡村房屋院落,桃花在梅山文化中,作为辟邪风水树,屋前屋后普遍栽植桃花犹如世外桃源。老城区三面环山,山高一般海拔400米,地势北高南低,是一小片平原、岗地,南临湖南四大江河之一资江(海拔170米)。城区地质结构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岩石为石灰岩)和沉积岩混合结构,因而地下溶洞及地下水发育丰富,在老城区主要有温塘泉水深潭、扎钢施塘里泉水井(60年代仍然为不间断间隙喷泉)、冷江市场南门泉水井、江北路跨涟溪新建的桥下泉水井、原省机械厂东侧围墙外已被埋的地下阴河天坑深潭等多处大的泉水,并且泉水由于来源于地下溶洞,都是冬暖夏凉。在50年前,还可以看出从涟溪入资江汇口处前上游几百米及到悬崖断层岩宝凼段整个资江北岸,几十万年前可能为一条大的地下阴河,顶部坍塌后形成的古断层(现资江北岸段已全部改为防洪堤,看不出地质结构了)。只有在涟溪入资江汇口处前几百米上游仍能看出过去可能为一条大的地下阴河,顶部坍塌后形成的古断层。
发源于锡矿山由北往南穿过老城区的涟溪两岸由于喀斯特地貌多泉水井,并且水特别凉,因而将该小片美丽的平原、岗地叫冷水江。
温塘泉水深潭
扎钢施塘里泉水井
冷江市场南门泉水井
江北路跨涟溪新建的桥下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