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2015-03-21 13:32:35)
标签:

教育

教学反思

分类: 小课题

【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辛店镇中心小学  江静

 

 

     初次参加小课题研究,对于从来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的我来说,这次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半年来,我和其他老师们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紧跟禹城教科室的节奏,一步一步的进行小课题研究并不断完善和改进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在教科研这个百花园里辛勤地采蜜,快乐地收获。从刚开始的小课题研究概念模糊,到后来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研究方案、并付诸实践进行检验,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但它也是一个优化成长与提升自我的过程。

 

在半年多的研究中,每节课上我都会有意识的设计多一些有关小组合作的场景活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在我的研究过程中,经常抓住课堂上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进行细节性的反思,同时还将每阶段的研究情况梳理一下并从中反思。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我发现自己的研究有成功之处但也有自己的困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我任教的是小学六年级的英语,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学期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改变座位编排形式。并设定了每小组的小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我都会有意识的设计多一些有关小组合作的场景活动,并对每个小组提出明确合作任务,让各组组员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然后我会深入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并适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

例如,在每节课前我会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单词、句子进行简单的意思翻译,划出不认识的单词、不会翻译的句子等,正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可是集体的力量却是无法估计的,你不会的我会,我不会的他会。例如我在讲第二模块时,出现的单词较多,而且易混淆,于是,我便提前布置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预习,要求极其简单:会读新词、了解大意。教学时,经过合作预习的班级五分钟就解决了新词的读音,而其余班级仅教学生词就花了近一刻钟,接下来操练时两个班级出现了不同的效果。

    同时,我还加强了组际间以及组员之间的竞争,既强调小组内组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也适当引进组际间的竞争学会组与组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事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已经习惯了开展小组合作预习与学习学生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而且我发现现在他们越来越喜欢上英语课了,学生们有了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在我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研究初期,在我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老师下达小组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命令后,有的小组不知所以然,一脸茫然:有的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有的小组组员一言不发:有的趁乱嘻嘻哈哈等等,这些问题虽然看是很小,但他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小组学习情况非常好,成绩大有提高,但有的小组原地不动,竟然还有组员有部分程度的下降。经过反思,我发现在自己的有些教学设计中,我发出的指令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做。出现了上述现象。同时我发现小组是按刚开始的学习成绩划分的,但学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之中,小组成员分配优差生比例也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小组力量不均

 

总之,进行小课题研究以来,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小课题研究给自己的教学成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但同时在课题研究方面自己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去探索。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会不断地改变措施,提高研究效果。例如,(1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以及各小组的表现,并根据学生得不同表现进行合理的小组重新搭配。(2要建立有效并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留几分钟分别请几组同学到讲台前表演,给他们以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的机会,同时也请台下的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并评出表演最佳组合,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评价。如语言上的夸奖:眼神、动作的鼓励鼓励或者对优秀小组或学生代表加分、加星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获得提高。

 

    相信在以后阶段的研究中,紧跟禹城教科室的节奏,不断深入实践,不断改变创新,善于随时积累,认真反思与总结, 一定会使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