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研究》实施方案

(2014-11-11 14:10:20)
标签:

教育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研究》实施方案

                                                           山师附小禹城合作学校: 杨远花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作业布置与批改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作业“一刀切”、量大以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喜欢做作业、怕做作业甚至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干扰了教师从作业中获取有用信息。鉴于此,我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研究,找出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作业的方法以及更好的批改方案,优化现行的传统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的轻松、快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以四年级为实验班,研究过程在教学常态下进行。

依据小课题标题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一)作业布置方式的研究。

(1) 和家长一起操作及独立操作方面。比如:观察物体可以找家长一起陪孩子完成等等。

(2) 实践调查方面。比如:调查银行利率在计算,还有在超市里找数-认识小数等等。

(3) 找资料。例如找一找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批改方式的研究。

(1) 课堂作业面批面改。

(2) 老师精改和“小老师”的批改。

(3) 操作作业家长批改和学生自评。

(4)  家庭作业自改和互改。

(三)批改作业评语与符号的研究。

(1) 多用等级制加奖励性评语。例如:优、良,“加油!”等激励语言。

(2) 奖励小贴片。

(3) 使用期待性语言。

(4) 批改符号方面,可以考虑好的奖一个笑脸,有问题是用波浪线画出,注上重点号等等。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实验法、观察法、文献研究等。

1、问卷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

4、教学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6、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以及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为学生阅读提供具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正面教材。

7、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四、本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效和成果呈现形式

1、文字材料:作业本及质量分析,实践性作业,教学成果对比分析,论文。

2、班级教学质量汇总表

3、其他的相关材料,如: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研究过程及设想的相关课件。

4、结题报告。

本课题主要研究步骤和时间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0月1日——10月5日)          

1、调查、分析、研究、制定课题方案并向学校课题领导小组递交申报材料审查。

2、学习课题方案,填写申报表,向市教研课题组申报。

3、研究学习课题实施方案,安排具体研究实施工作。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0月6日——2015年5月31日)

  1、学习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指导材料。

  2、根据学科特点,选定班级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

  3、合理安排总结研究成功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方法。

  4 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以便查阅。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6月)

  1、整理材料,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撰写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后递交学校课题领导

   组报市教研课题组。

  2、撰写出结题报告。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