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

(2015-02-27 14:26:01)
标签:

杂谈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的单产决定于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但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各构成因素对子粒产量的贡献不同。  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关系  小麦产量3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穗数的形成是分孽发生与两极分化的结果,最后决定穗数多少的时期是抽穗期。从播种到抽穗以前的各种生态环境和生育状况,都对穗数多少存在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穗粒数的多少是开花授精6-7天后决定的,它取决于分化小花的数量和小花与子粒退化的比率,穗粒数的多少受穗分化到粒数型期间的生态环境和植株有机、无机营养状况的影响,其中包括穗数的影响;而粒数对穗数并无影响关系。粒重是收获时才最后定下来的,粒重的高低除了其遗传因子控制外,还受制于子粒灌浆期间的各种生态因素和植株的营养状况,穗数的多少是制约粒重的原因之一。粒数的多少对粒重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由此可知,在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中,穗数是对穗粒数和粒重有较强作用的制约因素,穗数的多少对穗粒数和粒重始终处于主动的影响,支配的地位;而穗粒数和粒重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影响和支配的地位。因此,在生产中协调三因素关系时,主要通过调节穗数来实现。(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