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媒看《捉妖记》:创收22.8亿的白萝卜精怎么如此厉害

(2015-08-21 20:38:29)
标签:

娱乐

By 派翠克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PV5sensCcWKkZBKV4Y57uhaKedUJH6Iyia0L63Qiapsdjqgeptw3eJgVndWAHxRNFic3aCRRPV1bg/0?wx_fmt=jpeg



36天,《捉妖记》突破了票房22.8亿的大关,而随着密钥延期至9月16日,该片想要打破《速激7》的神话也指日可待,毕竟还有将近1个月的时间,还差不到2亿。当国内媒体额手称庆的时候,很多外国媒体也把注意力放在了这部现象级的电影上,要知道,《捉妖记》的最好成绩可是登上了全球周票房季军的宝座。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PV5sensCcWKkZBKV4Y57c2u7k8z1wI1tYUOSevceXuKh1qytKUjUg5hzgpM9sbtAaa8oEHQpLQ/0?wx_fmt=png


卫报:

观众的口味变了 这是好莱坞中国本土化的成功


作为最早意识到中国7月票房井喷的西方媒体之一,卫报将这个月票房的增长首先归功于中国观众和政府对本土电影的支持。同时,卫报的报道还观察到了早前上映的《栀子花开》与《小时代4》给观众带来的疲态。虽然这两部电影都将目光瞄准了刚放暑假的学生群体——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观影力量;然而并没有获得片方所预期的观影狂潮。而《捉妖记》这部中国第一部CGI与真人结合的电影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方面,卫报文章还提到了中国观众观影口味的变化。前几年主导市场的时代恋爱剧和功夫片如今不再是观众的心头好。本土文化与好莱坞模式更融洽的结合是今年中国电影的潮流。而《捉妖记》则成为了中国电影进入制作与口碑双双再度提升的前奏。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PV5sensCcWKkZBKV4Y57ktgNp99r4ick7boHjclvuLbWlFiabg57q3V0aUDMibiaicTzJylYkVupXNw/0?wx_fmt=jpeg

江志强作为华语大片的“幕后推手”,自称为了捉妖记“刷光友情卡”


福布斯:

江志强的眼光精准 《捉妖记》让所有事都变了


在电影上映的初期,福布斯曾有报道认为7月档期的观众观影热情不会高过《侏罗纪世界》与《末日崩塌》出现的6月。而《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的表现也仅仅在预料之中。然而作为财经媒体,福布斯对《捉妖记》所创下的票房成绩大惊失色。喜欢夸张的美国人直接认为这像是某种魔法一样,三部口碑质量皆上乘的电影一下子占领了整个七月。《捉妖记》与《煎饼侠》同期开画的周末:7月17日已经凭借3.18亿的成绩排在了单日最高票房的第三位。


此外福布斯还特地提到了《捉妖记》的出品人江志强。作为《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大片的出品人,这次他把目光放在了一部合家欢电影上。江志强对于电影市场的把握,也让捉妖记的成功势在必得。


好莱坞报道者:

《捉妖记》的票房成绩让7月成为了纪录之月


好莱坞报道者同样执迷于中国潜力非凡的市场。篇篇报道都集中于对《捉妖记》票房表现的罗列。然而对于电影本身,好莱坞报道者给出的评价却明显低于其他西方媒体。虽然高度赞扬了电影在工业上的表现:制作精良的CGI,作为原创概念的成功以及动画主角胡巴的可爱。好莱坞报道者却对影片中出现的插曲和故事的完整度评价不高。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PV5sensCcWKkZBKV4Y57icB5XUe8OverTAAjm5tCfUQic5eCPHR5Tr4vZxFatnOA4VQcbhksaFUQ/0?wx_fmt=jpeg

胡巴的形象是否也会让你想到《长江7号》里的七仔?


BBC:

为什么中国人爱上了一个萝卜怪宝宝?无厘头+功夫混搭


早在7月25日,《捉妖记》代替《人再囧途之泰囧》拿下国产票房最高纪录的时候,BBC就惊叹于这个“白萝卜精宝宝”的超凡魅力。作为“潜伏”在中国的媒体,他们也十分善于把握中国的潮流方向。在BBC的报道中,他们把《捉妖记》的成功归功于无厘头喜剧与功夫打斗的结合。周星驰电影作为“无厘头喜剧”的代表作,给华语喜剧片树立起了诸多样本。《捉妖记》中井柏然给小胡巴“喂奶”的片段可以算是这个类型经典的桥段。BBC还发现,《捉妖记》也很像是2008年周星驰的作品《长江7号》。这篇报道还特别提到了吴君如和曾志伟,把这二人成为“无厘头喜剧的老将”。


BBC对中国的了解不仅于此,文章中还提到了武侠电影对捉妖记的影像。英国人对武侠的理解是男性主角出发踏上史诗旅程的成长冒险。然而《捉妖记》却反其道而行之,让男主角天荫的冒险之路看起来并不像一趟英雄之旅。而“躲藏”在微博的英国人还发现《捉妖记》争议性的结尾让不少观众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为电影再度制造了话题。


眼下,《捉妖记》还在影院中继续着它的旅程。国外媒体也一次次地惊讶于这部中国本土电影所爆发出的惊人能量。如果《捉妖记》打败《速度与激情7》,拿下中国票房影史第一,这些媒体又会如何评价,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Via:1905电影网】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O3KfykcYfibVub4D677Y5sqHaNCKib5iam0CWXAqvMuTaxUemMyqGUKBjRfXQSIZSBAMnFWosicFLjA/0?wx_fmt=jpeg

我在好莱坞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O3KfykcYfibVub4D677Y5sspbM3L4d0YZxbwz0kzsx1zlqNMIJsia8aZfvvcY2mJhichkncaxRKX7A/0?wx_fmt=gif微信ID:wozaihaolaiwu

你不在好莱坞,我在。

人不在好莱坞,镜头在。

提供最有价值的好莱坞资讯

一手资讯,热辣点评,大牌专访,行业干货。

从此不当时差党,一样成为好莱坞达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