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ollywood·新片速递|《侏罗纪世界》观看必知

(2015-06-09 17:10:08)
标签:

娱乐


 

又一波大恐龙来袭,少见的是,国内上映日期先于北美,不知道是看重中国市场呢,还是折服于我们大天朝枪版电影的“魅力”了。。。好了,还是说说正经的吧,明日就要上映了,那我们还有哪些东西要知道的呢?


在国外网站Imdb上,《侏罗纪世界》的评分高达8.7分,足以看出这部影片的质量了,在烂番茄网上也有99%的观众表示想看,数据代表一切,看来这部持续22年的恐龙世界一如既往的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SodOT17l0pzoATnptN3PmetaePLHicic477ejx8A87nInys9MgcrxjNlt8S4xs8rvESVm6sPUdm6Ag/0?wx_fmt=png

烂番茄网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SodOT17l0pzoATnptN3PmeWfKbTicSz045ibQy4mZqIicicsyhZSnticrXwibIBaWm0eMaFHpCrKVcIGhA/0?wx_fmt=png

IMDB网站评分


Imdb网友davidvifi对这部影片评价极高,诸如“激动人心”、“极好”等各种赞美字眼充斥眼球,不是收了钱那就是这电影是真好!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SodOT17l0pzoATnptN3Pme5CtS2tjpU5lTBWNdmgRpp8b796sOkWQezcWHPURUNNSib307nYWyfrA/0?wx_fmt=png


不过明显还是有冷静的观众的,提出了很理性的观点:“比起作为本系列的续集更像是前两部电影翻拍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SodOT17l0pzoATnptN3PmeHkm1uQV2VsvlW6ZIBPBaSpXsg74ibWd1ZI7Uz4nVT9EgxPARibv1expQ/0?wx_fmt=png


而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你除了需要了解值不值得看以外,还要知道你究竟看不看得懂,侏罗纪世界里什么最多?当然是恐龙了!来看看你认识哪几个呢?


史前霸主即将再次来袭!


(建议在WIFI下观看!)



霸王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DicebdddaicSnFibPicFvPTdHiby5ytUdqQAs9uoX4J6ia4GyWvjG1yvusn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4米,最高5·2米。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平均体重10吨,最重14.86吨,头部1·3~1·5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咬合力可达20吨),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三角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SodOT17l0pzoATnptN3PmelqJflCCDoWwsAR2bDacgu0PIOTCjzCxgMLqokzrlKkGf2Ea5icDkGQQ/0?wx_fmt=jpeg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2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雷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TqgwsfoaIHYwOHTIdrhTTcibShPL1JmyzVbYJz1AgGxteNjqBtfbrP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雷龙,现多称为迷惑龙,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重量达30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身高为20米到30米高,身长为35米左右。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约7吨)。不过雷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


剑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riarRYIibYm1kchcKLOy62KeQNZKBia9p4y5xP79GjlXtowBchRss6H1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沧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SwIP3kYO5J5bFePD10wB077JPsYOnaPFsPymPba1ShNc0Gn9jiaJP5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沧龙(Mosasaurus)--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平步青云,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海洋爬行动物蛇颈龙亚目、上龙亚目赶尽杀绝。它生活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于18世纪末期在荷兰默兹河附近的白垩岩层中被发现。曾经被归类于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沧龙属的一个次异名。沧龙的德文意思是“默兹河的蜥蜴”,是沧龙科的一个属。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副栉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rGtM3IbULCGYp2wlQGsyKt9B9wvruaEjQy0aQnYYFb4Fvtw93hJTic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P. cyrtocristatus。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


埃德蒙顿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PLaX3fwWfVibYshdzqnplOR78TaxODScG89CaxUUGNOFAGRv1Dr4ef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埃德蒙顿龙,又译艾德蒙托龙、爱德蒙脱龙,是鸭嘴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距今约7100万到6500万年前。完全成长的埃德蒙顿龙可达13米长,体重约4.0吨,是最大的鸭嘴龙科之一。它们是以化石发现地区的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来命名的。埃德蒙顿龙的第一个化石发现于艾伯塔省的马蹄峡谷组。它有四只脚,但经常将後腿站立以进行觅食。
重爪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MYDVMzUH8xDnU8DJFD6mpBscPuSHichs4IJ75HvpN5PGELGoHWp9u6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重爪龙,原意属名为坚实的利爪,沃克氏重爪龙的爪子比较其体躯而言真是庞大,重爪龙属于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重爪龙发现于英国南部,与其它的食肉恐龙有很大差别,除了前肢有大的爪而不象其它大型兽脚类恐龙那样前肢非常退化外,嘴和牙齿也类似于鳄鱼而不似其它大型兽脚类恐龙,可能也是象鳄鱼一样以鱼为食。沃克氏重爪龙的牙齿和上、下颚与鳄类极为相似,非常可能它生活在水边,或者潜入浅水中,用它可怕的利爪来捕食鳄鱼,很像是大型灰熊一般。


肿头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ktVn2TnrE7I32D8T6dIPjFF0Q2mPsV8Diao9VqTxM2GUdrN4pd3OZZ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肿头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体长5米左右,头顶肿大,好像长着一个巨瘤,用两条粗壮的后腿走路,是鸟脚类恐龙的一种。脸部与口部饰以角质或骨质突起的棘状物或肿瘤;而头颅背部覆以突起的构,头骨顶部出奇的肿厚、隆起,厚度达25厘米。由于头骨肿厚,头骨上的部分孔洞也封闭了。肿头龙主要生活在山地的内陆平原和沙漠中。


中棘龙


中棘龙是恐龙的一种,长8米。生长于白垩纪晚期的北非的埃及和摩洛哥地区,种群已灭绝。


迅猛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tusgGicOWDrPg2Qiaw2iapnQibsTeL6JYOnMj5ic70tlRUt2AXEL2fmSvL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速龙、快盗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坎潘阶。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及中国内蒙古等地。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头骨。过去曾经有其他的种,但现多已不被承认。伶盗龙是最广受一般大众熟悉的恐龙之一,这导因于它们在麦克·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电影中的抢眼表现,但小说与电影版本对于伶盗龙的描述有误。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伶盗龙则是种重要的恐龙,目前已发现超过10个伶盗龙的化石,是驰龙科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一个著名的标本,则保存了与原角龙缠斗中的伶盗龙。


无齿翼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Pt8k5fIbNuyrT3w6hL53f80NDcYwyGOGDYKNdSh71YQL3UF1oMe2y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无齿翼龙是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在希腊文的意思为“没有牙的翅膀”,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翼展7~9米。无齿翼龙是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它们不是恐龙。它们几乎没有尾巴,躯干很小。无齿翼龙也许会有皮毛,但是不会有羽毛。它们有个大脑袋,它们的视力非常好。无齿翼龙没有牙齿。无齿翼龙能够扇动它们的翅膀飞翔,而且还能飞很长的距离。


微角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lDg6KxyzficnCr2fR8GAezygdybfMJXTzsVmMj4EPSL2kibseFzSZSK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微角龙(属名:Microceratus),又名小角龙,是种小型角龙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亚洲。微角龙以二足方式行走,身长可能约0.6米。微角龙与蒙古的鹦鹉嘴龙是最早的角龙类恐龙之一。


似鸡龙
https://mmbiz.qlogo.cn/mmbiz/S9U7VzWaDrl03bwIicko2bZIX2L5acKs7DHWcGqLnsKEzBCH5nlAkr9Vfddab6TV5kQrhCFqT5iaSwE5A1NbFBO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似鸡龙(学名Gallimimus)意为“鸡模仿者”,是似鸟龙科下的一属恐龙,于上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蒙古耐梅盖特地层中被发现。似鸡龙最长可达4-6米及体重440公斤,是最大的似鸟龙科。似鸡龙的化石有很多个体,包括有臀部0.5米高的幼体至2米高的成体。似鸡龙也许是最大型的似鸟龙,它身材短小、轻盈而且后腿很长,模样略似空彩龙。它身上长满了鸟类一样的羽毛,是奔跑迅速的一种恐龙。它跨步很大,能逃脱多数追捕者的追捕。它看起来像一只大鸵鸟,长着长脖子和没有牙齿的嘴。它的尾巴僵硬挺直,这有助于它在奔跑时保持平衡。似鸡龙的胳膊很短,手上长着三个爪。



End


我在好莱坞

【微信号:wozaihaolaiwu】

 

你不在好莱坞,我在。

人不在好莱坞,镜头在。

提供最有价值的好莱坞资讯

一手资讯,热辣点评,大牌专访,行业干货。

从此不当时差党,一样成为好莱坞达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ticEUF7ggficicaoqtMnRF9afaxSribTmzJPoiaeYrlibciaJlAWfM8eIyT4YQlT9QFFmibPsSN9ZswThQ/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