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ywood·产经|中土经济学:新西兰变身“中土“,消费风景不如消费符号

标签:
股票 |
2014年10月22日,新西兰航空在《霍比特人:五军之战》的宣传如火如荼之时,发布了一则以《霍比特人》为主题的“有史以来最具史诗感的安全宣传片”,主演包括伊利亚•伍德、13矮人当中的几位新西兰演员,视频在三周内收获了120万的点击量,这家航空公司从此红遍全球。傍《指环王》之名牌的当然少不了新西兰旅游局,点进他们的官网,你会发现在宣传“《指环王》在新西兰取景”上耗费的精力财力创造力远远高于宣传自然风光。中土世界的“商标”如此好用,就连毛利人都不忘时常蹦出来“攀攀亲戚”。
首映礼的背后
2014年11月1日,《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可就在全世界魔戒粉丝狂欢的时候,惠灵顿却有一批人哭得撕心裂肺。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土之旅启程的地方,也理应是旅程结束最适合的选址”,可惜华纳影业没有听从新西兰粉丝的联名恳求。比他们一年前将全球首映从惠灵顿搬到洛杉矶时更绝情。
回想两年前的11月28日,《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在新西兰首映,首都惠灵顿干脆为此改名为“中土中心”(Middle of Middle Earth),为期三周。一别十年,新西兰对中土奇幻再兴的热忱绝不减初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又碰上两场大地震,整个国家的旅游收益直降10%,失业率持续攀升,惠灵顿市政中心15%的办公室内无人办公,私下萧条。新西兰继续被拯救,他们像供奉神像一样将甘道夫的雕塑安置在惠灵顿郊区的一个人造山洞里,灰袍巫师成了祈福偶像——或许他们应该给彼得•杰克逊也塑个金身。
毕竟从“新西兰胖子”1999年开始用祖国风土重现中土世界起,仅在《指环王》的效益范围内,新西兰的旅游业涨幅就达40%,更为长线的效益是新西兰的电影制作工业膨胀了10倍,譬如彼得•杰克逊为惠灵顿开创的电影工业,就为当地人提供了超过3000个工作岗位,更别提那些遍地开花拿着一百多个外景地大做文章的各行各业。所以新西兰人民相信:《霍比特人》三部曲会像预言那样,为这个被绿色覆盖的岛国带来20亿的GDP增长。
或许已入账的数字理解起来更简单粗暴:《意外之旅》首映式直接为惠灵顿贡献了970万美金,这还不算那些首映礼参与者带来的200万消费额,而新西兰政府为庆祝仪式只花了90万,实在是一门只赚不赔的生意。
新西兰未能拿到《五军之战》的首映礼举办权,背后必定有一场谈崩的交易,这也不是双方第一次纠结了。早在2003年,《指环王:国王归来》上映前就发生过一段“小插曲”。按照惯例,首映礼举办地定于惠灵顿大剧院,可在得知市议会拒绝提供700万纽币(新西兰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约为1:5)翻新剧院的消息后,新线怒了,威胁要把首映礼从惠灵顿撤走!这下议员们慌了,赶紧亡羊补牢。经过讨价还价,市议会最终向剧院支付了450万纽币的修葺费用,其余经费则由《指环王》的粉丝们捐助,当然出钱的粉丝主要是冲着“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剧院座位上”这一诱人的条件去的,所以“这些捐款很有意义”。更有意义的是——全球媒体对《国王归来》首映式所做报道就等于为新西兰做了价值2500万纽币的广告。
从绵羊国到符号消费大赢家
话又说回来,新西兰没有不惜一切代价为惠灵顿创造一个完满的结局,大抵也是一种“有恃无恐”——无论首映式在哪举办,“新西兰就是中土世界”这个讯息已经深入人心了,前往新西兰的旅游者中超过80%都明白这有单,而这当中的每一个百分点都至少会带来1.8亿纽币的旅游收入,政府平均可从中征取12.5%的消费税。中土世界对于新西兰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他们在2001年还曾经想要任命一位“指环王大臣”,专门处理与这个系列聚宝盆相关的事务,理想人选皮特•霍奇森(同时担任科技研究和能源部部长)说:“没有多少人知道《星球大战》是在摩洛哥拍摄的,但每个人都会知道,中土世界就是新西兰。”
前提是,新西兰政府要把彼得•杰克逊的剧组留下来。为此,他们通过退税为华纳抵消货币汇率上升所增加的拍摄成本,在《霍比特人》三部曲拍摄的四年间为华纳节省了16.4%的开支。以此为媒介,新西兰政府向全世界电影业许下一个豪气的诺言:最高可达制作费用20%的退税(《阿凡达》续集达到25%,这是个特例),额外还有制作费用5%的补贴。当然得到补贴的前提是“影片拍摄能够达到某些推动本地电影业发展的标准”。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新西兰人民就不会跟剧组吵架。为了临时工转正的事,新西兰差点丢了《霍比特人》。2010年,因为不满最低薪酬标准,想要享受华纳正式雇员的待遇,新西兰演员工会与华纳公司争了个面红耳赤。这让华纳想起了《哈利•波特》的摄影棚还空着,而东欧那边的演员和拍摄成本都更低,还有澳大利亚等国在旁边摇着手帕招呼……
终于,面对5亿美元的巨大投资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困局,新西兰总理兼旅游大臣约翰•基暴走了:“我们很愿意促进争议双方尽早解决问题新西兰有着规模庞大的电影产业,而通过电影宣传新西兰是最佳的方式。坦率地说,如果《霍比特人》不留下,谁还会再来拍片呢?”就这样,他的政府冒着丢掉选民的风险,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通过了一项劳工法修改议案:从法律上消除了合同工人通过法律诉求争取正式雇员福利的可能性。
《霍比特人》留了下来,新西兰终于可以在此后的三个圣诞节里享受覆盖全球院线(某些国家除外)时长近三个小时的旅游宣传广告了。所以无论如何,新西兰对《指环王》系列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一个曾经靠羊毛和奶制品在全球化经济中夹缝求生的“前殖民地”,自从冠名“中土”之后仿佛咸鱼翻身,一夜化身富豪消费时代的大赢家。
一切荣誉所调动的电影工业价值30亿纽币,这个产业支撑着2700家企业,这对于国土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的小小岛国来说,足够丰盛了,尤其当这个产业所征税收的90%来自于北美企业时。而在《指环王》之后,新西兰成为名声大噪的“最佳取景国“,前后有《最后的武士》、《阿凡达》、《史前一万年》等史诗巨制在此取景。2011年,《霍比特人》三部曲的拍摄贡献了24亿美金,另外还有35个制作团队光临新西兰,贡献了56.3亿美金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
(原载《环球银幕》2015年1月刊,有删减)
我在好莱坞
【微信号:wozaihaolaiwu】
你不在好莱坞,我在。
人不在好莱坞,镜头在。
提供最有价值的好莱坞资讯
一手资讯,热辣点评,大牌专访,行业干货。
从此不当时差党,一样成为好莱坞达人!
扫扫二维码,轻松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