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城山镇印象

标签:
图片旅游 |
分类: 旅游随笔 |
三月底,我俩在女儿陪同下,去四川青城山旅游。与几年前跟团游不同,这次是自由行,在青城山镇一个叫“上善栖”的度假村住下,然后以此为“据点”,慢游。
到达的时候,已是夜晚,从城际高铁站打车过来,只知道是个在围墙里的住宅,外面什么也看不清。屋子两室一厅,还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
第二天早上,我们上街去吃早点,根据某某点评,要去一家叫“张醪糟”的小店。出门,发现住处就在“成都东软学院”边上,小区外的马路上有许多流动吃食摊,它们的顾客都是大学生。我们根据手机导航,慢慢南下,走出学区,周边就是农田,种的油菜都已结荚,如果早一个星期,那可是一片鹅黄啊!这情境,犹如二十几年前在江西瑞昌市的生活,我们工厂也在市郊,到街上也有一段路要走。大约在近二十分钟后,我们来到醪糟店,这是一家只收现金的店铺,要了“醪糟”和“糍粑”。都是甜食,醪糟有点像江南的“酒酿圆子”,糍粑有点像宁波的“餽”(音),放的都是红糖。后来当我发微信朋友圈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博友加邮友留言说,东软学院是他的母校;张醪糟是“典型的苍蝇馆子”,那时他和同学们每月要去吃一次。
三号那天,我去邮局寄信,走得更远一些,不过那里挺热闹,有农贸市场,有超市,格局也像二十年前的瑞昌。当然,有比这里更热闹的,比如,一号从青城山前山景区下来,在青正街“山下人家”吃腊排汤的地方。
腊排放在一个中间烧炭的铁制暖锅里煮,锅里面还有腊猪蹄、鸡块、肉皮、山药、莴笋、木耳,还可以自己烫绿色蔬菜。一个过去的学生看到我发的图片,情不自禁的赞叹,一定很崭!
说到吃饭,根据某某点评推荐,我们还去过一个叫“青城甲”的饭庄。它的位置在进青城山镇的一个路口,看来是专为旅游者服务的,饭庄环境经过精心布置,犹如一座庭院;店家服务态度又好,所以网上好评多多。我们点的“酸菜黄辣丁”,具有四川风味,又麻又辣。黄辣丁者,上海叫“昂刺鱼”,江西人叫“黄伢头”,是一种淡水鱼。和上海市场上的“昂刺鱼”相比,这碗鱼绝对是野生的,和过去江西的一样。
上青城山前山景区,和几年一样,游览车加缆车,然后徒步到“上清宫”到“老君阁”。也许是周六吧,游人很多,听口音以本省人居多。但是,后来听出租车司机说,青城山后山才好玩,风景极佳。回到旅馆看“小红书”,上面有朋友发视频吐槽,一号这天后山“堵成了狗”,除了人什么风景都没有看到。
三号上午,下雨,我在小区里走走,绿化很好,鸟儿挺多,就是躲在绿荫里很难拍到。终于拍到几个不清晰的图片,到度娘一查,它们是相思鸟、绿鹦嘴鹎和白颊噪鹛。到了下午,雨停了,我们又去了地处青城山外山的“普照寺”,寺院建在半山上,十分清静,颇有“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路边的蚕豆与油菜,油菜已结荚。
“张醪糟”店外景
小区外,马路。
路旁都是吃食摊,光顾的大多是学生。
邮电局附近的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