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足不出“沪”

分类: 杂谈 |
我的2022年,一言以蔽之:足不出“沪”。
上海在“精准防控”中告别2021年,迎来了2022年。新年伊始,买“虎票”,寄“虎封”,期待新的一年“虎虎生威”。这时我还按照自己的惯例,去世纪公园赏梅,到豫园商城观灯,另加一份期盼,期盼在中国举办的冬奥运。春节里,大家庭吃了团圆饭,到苏州河畔,看了新景观,不久就到了欣赏世界健儿“冰雪奇缘”时候了。“双奥之城”,为北京增添了荣誉,可是国人还来不及欢庆,欧洲上空却笼罩了乌云。
到了三月,又到赏樱季节,新的疫情却悄悄逼近,于是就在黄浦滨江看看。不料,盛花期未到,楼宇被封了,整个上海被封了。从那时起,每天看上海发布,看黄浦发布,看浦东发布,期待小区不要上榜。伴随而来的,是有节奏的核酸加抗原。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我在封控中度过,期间写了七十篇《战役笔记》,发在新浪微博与博客之上。五月中旬,小区成了“防范区”,可以出门走走了,但是滨江绿地还是封着,商店、邮局、银行没有一家开门。直到六月一日,上海才名义上进入了“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阶段”。
五月三十一日,第一次扫码坐公交去复兴西路,与老同学见面;六月六日第一次去公园,被流调;七月二十三日,去二大纪念馆,第一次进展览馆。生活逐步进入正常,尽管核酸检测还是如影随形。
九月,写博重心转移到了微博,发文爽快些,读者多了不少。
十月、十一月,开完了两次大会,防疫政策迎来了转机;从欣喜,到迷茫,到坚持,心中读着那首先烈们常读的自由诗。
出沪的日子不会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