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军营路今昔

标签:
沪军营世博动迁南浦大桥两个公交枢纽 |
分类: 杂谈 |
这些天随着公交18路终点站的变迁,一个地名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南浦大桥(沪军营路)在哪里?为什么叫“沪军营路”?
这里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之前新辟的公交枢纽,以分解南浦大桥浦西公交枢纽的压力。沪军营路,如今是这个公交枢纽的最东面的一条路,北接中山南路,南至半淞园路,全长不足百米;构成了这个公交枢纽站的一个底边。
但是在世博会以前,这条路并不是这么简单。据记载,沪军营路北起外马路、中山南路、国货路口,斜向行走南至苗江路;与苗江路成倒V字形结构。这个沪军营路与苗江路、半淞园路、花园港路都曾经是稠密的居民住宅区。我手里有一本画家陈星平先生的作品《曾经的家园——上海世博会动迁区风情速写》,那里的几幅图片展现了2005年动迁前夕的沪军营路状况。这些沪军营路上的“原住民”,现在大多搬迁去了浦江镇。应当说,如今世博园浦西段宽阔的马路,幽静的环境,美丽的滨江,都有着他们的一份贡献。
再说远一点,这里在清末曾经是一处军营,江苏巡抚标沪军营。
从网上看到,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曾经上奏清廷:上海兵力太单薄,准备让刘瑞芬招募勇丁500名,取名抚标沪军营,驻守上海城池。
1880年,抚标沪军营成立。1881年,江南制造局把操炮学堂改成炮队营,分设新旧两个营。旧营驻守制造局各个要地,新营驻防地北起斜桥,西到龙华,东至沪军营。辛亥革命期间,沪军营的新军起事,这里就成了革命党人陈其美率部攻打江南制造局的军营了。
一百三十几年过去了,沪军营从营房变成了居民稠密的街区,又从街区变成了上海的一个大型的公交枢纽站;沧海桑田。
外马路,左侧是南浦大桥浦西公交枢纽,右侧是一变电站。再过去,就是沪军营路公交枢纽。
变身为“温度计”的南市发电厂大烟囱告诉我们,原来的沪军营路已经变成了公交枢纽的停车场。
苗江路,北与中山南路相接,它与公交枢纽站出口相通,但已不再与沪军营路相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