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乔家路

标签:
九间楼药局弄梓园遗址旧区改造与保护 |
分类: 杂谈 |
那天,从尚文路龙门邨出来,我沿着蓬莱路向东,去寻找乔家路。因为春节期间探望一位老姐,她曾说起,老屋在乔家路药局弄。又听说,乔家路还有难得一见的“绞圈房”。
蓬莱路走到底了,迎面是鸳鸯厅弄。很有趣的路名,一直走进去,看到了一些不错的石库门民居。再向前,不知不觉来到了光启南路;看到两根石柱,原来是个牌坊吧!突然觉得不对,乔家路在哪里?于是打开手机上的高德地图,就在百米附近。原来,乔家路就在凝和路菜场前面那一条啊!
于是拐到乔家路向东前行,不久在南面看到一排破旧的老式房子,定神一看,有铭牌,原来是明代徐光启的旧居——九间楼。难怪,附近就是光启路啊!网上查得,在明代这里原来是徐家的一处大宅院,后来遭火焚仅剩九间。抗日战争,又遭轰炸,就成了现在这么一排房了。看来现在还住着人家,属于条件很差的一种。
一边拍着我以为是的民居建筑,一边往前,忽然一幢红砖墙的大房屋吸引了我的眼球,旁边就是“药局弄”的路牌,一阵兴奋。抬头看到红砖墙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最乐堂遗址。这幢楼就是“最乐堂”?我围着它走了很久,后来才知道,这最乐堂遗址应在药局弄口的东侧的143号,那里还剩有明代乔一琦将军府的插旗杆的石墩,可惜我没有注意。
再往前就看到一个精致的门楼,透着西方色彩的浮雕上方有着很国粹的“梓园”二字,经查是吴昌硕的手书的。资料显示,原来这里有着名副其实的园林,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一座大假山,1922年画家王一亭就在这里接待了来沪访问的爱因斯坦夫妇。但是现在只有门楼和里面的一座洋楼,依稀数说着当年的辉煌。
我从门楼往里走,穿过一个小弄,里面是一个院子,停着一辆轿车,有住房和一排用作厕所和堆放杂物的平房。远处有一个阁子,飞檐可见,可惜过不去。当我出来时,一群人正在梓园门口,谈着租房之事。
再往前就临近巡道街和永泰街了,在与巡道街连接处,我拍到了一排有着“老虎窗”二层民居,经查这就是有名的“宜稼堂”,可惜我没有深入。永泰街口有一棵枝叶茂盛的银杏树,据说有数百年历史了。
上海过去也是江河纵横的水乡,这乔家路曾经是一条河叫“乔家浜”,因此凝和路菜场一带,当地人称“小桥头”,盖出于此。
凝和路
鸳鸯厅弄,蓬莱路东端
光启南路,石柱应有来头。
徐光启故居(九间楼)
药局弄另一个出口在巡道街上,弄内所见。
梓园弄堂外,租房信息栏
著名的宁波咸货行“邵万生”总部
这里曾经的“宜稼堂”
永泰街,乔家路东端,一株古银杏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