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小易时尚 雷哥 (覆盖100万读者的娱乐观察)
现代艺术大师安迪·沃荷曾有过这样的断言:“所有的百货公司都将成为博物馆,而所有的博物馆都将成为百货公司”。如今的情形,不幸被这位“普普艺术家”言中了。比如,接下来我们要说这个家具帝国:IKEA,要有自己的博物馆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629/ad6252002e284ae687e7460c9116b6cf_th.jpg
对很多人来说,IKEA都是周末购物闲逛的好去处,在过去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让 IKEA 走进自己的家中,现在是时候换作 IKEA 来做东了。第一座 IKEA 博物馆将在明天开幕正式对外开放了,这个博物馆位于瑞典南部的小镇阿姆霍特。这个从高速公路下来都要经过 30 公里乡间公路才能到的地方,作为发源地,阿姆霍特有着宜家历史上的第一家商场,意义非凡。这里不仅孕育了IKEA品牌成功的运作模式,更是积淀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在这里你可以同时看到宜家的过去和未来,一切关于 IKEA 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是你家的故事。
说起这个全球一号店,还要从其创始人 Ingvar Kamprad 的创业讲起。
1943 年,他在十七岁那年就创立了宜家 IKEA,命名用了他自己名字的首字母和他从小生活的农庄 Elmtaryd 和 Agunnaryd 首字母组合。
最初贩卖铅笔、皮夹、相框、桌布、手表、珠宝饰品、尼龙丝袜,等等任何他认为有市场需求的东西,以价格低廉著称,直到创立四年后,宜家才开始卖家具,而自己设计则是在更后来的 1955 年了。
最开始 Ingvar Kamprad 的商品都是在自己家里通过邮购来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在其所居住邻镇的阿姆霍特开了线下店,也就是这个一号店的原型。
此外,阿姆霍特也是第一间「IKEA 仓库」设立的地方,它的影响非常久远,成为了后来全球宜家家居商场店面的模型。如今,作为一切辉煌成绩的起点,宜家总部、设计中心、商品目录制作中心等等主要部门都在这里扎根。
阿姆霍特没什么特别的,像北欧所有其他小城镇一样,这里地多人少,所有人口加起来都只有 1.5 万人,而其中光是宜家总部的员工就有将近三分之一。尽管如此,这儿每年依旧吸引不少欧洲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旅游。
出于一号门店的历史意义,早在 2012 年宜家就已经决定要把它改造成一座拥有 3500 平方米展示空间的博物馆。饮水思源,同时也希望此举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
据悉,博物馆的常规内容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Our Root」、「Our Story」和「Your story」,分别追溯 19 世纪的农庄生活为创始人 Kamprad 先生带来的创业初衷、宜家在发展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以及重现历年产品目录,让参观者重温昔日室内家居之道。此外还有每年更新两次的策划主题展览。和商场一样,博物馆内设餐厅,供应大家最熟悉的肉丸与热狗。
说到这里,不如让我们来先睹为快。
主展区入口处是这样的:
「Our Root」部分展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期间宜家的产品,包括家具业务开启之前那些商品们。
还有上世纪四十年代,被现代家居系统改变的居室。
「Our Story」部分,展示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宜家作为家居帝国的历程,以及历年的著名产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宜家员工服,以及那时候畅销的
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宜家畅销家具组成的客厅样板间。
宜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将合成刨花板运用到家具生产中。
这个如今人们最熟悉的宜家产品:简易扳手,已经从 1967 年使用至今。
上世纪七十年代,廉价的松木开始更多出现在日常家具的制作里。
那时候,不经太多加工的松木家具在儿童房的布置里很受欢迎。
上世纪七十年代,Otto Nielsen 设计的儿童家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宜家贩售的纺织品。
1979 年,宜家餐厅开始提供如今声名远扬的瑞典肉丸。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宜家销售的 KLIPPA 真皮沙发。
那时候不同种类的钢管是主流的家具材料。
崇尚自然极简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样板间。
被展示的宜家历年家具目录,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些目录册在家居史上的影响力:从 1951 年发行其至今,号称是除了《圣经》之外最被广为散布的书籍。
博物馆提供免费 Wi-Fi、每层残疾人专用厕所,无论是残疾人的轮椅还是婴儿车都可以自如穿梭馆内的商店或餐厅。
博物馆商店里能买到你在全球任何一家宜家商场都买不到的东西:包括博物馆限定的衍生品,从海报,明信片,游戏,纸笔到与设计师合作的家居单品;已经停产的经典产品复刻版,和当下宜家卖场里最畅销的精选商品……
「IKEA
Museum
粗略瞥完这些博物馆里的景致和有趣的项目,听起来就很酷有木有,不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是否又蠢蠢欲动了呢?对于宜家粉,想必是又多了一个去瑞典的理由了。
勾搭^ ^小易时尚创始人--易北辰
微信:yibeichen
微博:易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