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思诗语之三千七百七十一(孟勇)【原创】

(2022-12-19 22:48:30)
分类: 我的随想
哲思诗语之三千七百七十一(孟勇)【原创】


中国人是个感性的种族,这种“感性”首先体现在中国人的语言-----“汉语”上。这就造成了“汉语”可能是世界上最没有规律的语言,因而也可能是西方人最难学的语言。难学的并不是单个汉字本身,而是由这些汉字所组成句子是否合理,是完全凭听读这些句子的每个人的主观感觉的,同样一个句子是不是合理完全取决于感觉,只要读者或听者感觉合理(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了),句子就跟着合理了,而并不机械地取决于语法结构和词语本意。哪怕它们从语法的角度讲就是病句;从词语的角度看,根本就不是本意。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令理性的西方人常常发生误会或者感到不知所云。

比如下面这个网络段子:

某老外苦学中文多年,自信满满地参加中文考试。考试题目:请解释下文对话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小张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如下: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小张: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张: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张:其实也没别的意思。 
领导:你肯定有什么意思。
小张: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领导:既然没有什么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小张: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想意思意思。
领导:你既然是想意思意思,那就是有什么意思。
小张:我就是想意思意思。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您看就这么个小红包,能有什么意思?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张:不不不,是我不好意思。

老外只好泪流满面,交了白卷回国了...... 

                                                               ------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