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管理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研究结题
(2017-07-11 17:22:50)分类: 2017上半年第三阶段 |
作业管理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研究结题
负责人:兰小辉
关键字
作业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深入的今天,应试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改变的过程中,教师面对升学要求的困扰,学生
二、课题界定:
初中物理作业首先面对的是初中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生理等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稚嫩性、脆弱性、可塑性、可变性。其次物理作业涉及到的″给""应""批""阅""效"的五个环节,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管理目标。"给"是教师布置作业,"应"是学生写作业,"批"是教师评作业,"阅"是学生查看和修正作业,"效"是教师反思作业效果。这是作业管理的一条链,环环相扣,做好文章。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去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2.创造性教学理论----创造性教学理论认为要构造学生近距离、面对面的环境,以利于全员互动,使情感、形象、人际关系等学习要素得以充分的发挥效用;要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和协作学习的时间。重视发展“师——生”、“生——生”这样多种交往关系,以实现交往的全面性,在交往中构造新知识,体现相互作用的学习观;创设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重要条件的、适宜于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为促进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发“能量”和“能动性”。
3.自我教育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衡量自我教育的维度主要是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课堂教学增加自我教育的成分,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的程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1理论学习
六、研究步骤、内容与做法(详写):
(2)2014、9—2015、7为第一阶段:参与人:兰小辉、谢辉旺、官明清。通过初三学生调查问卷,我们课题组决定确立,学习课标、和中学生心理生理知识,钻研教材教法打好基基本上功,教学上、生活中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增加接触时间 ,在“给”“应”“批”“阅" "效”环节中发现问题,收集素材,总结心得体会。
(3)2015、9—2016、7为第二阶段:参与人:兰小辉、谢辉旺、官明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投入写作业时间相当短,还受许多因素影响,从增加作业的质量角度讲,拥有的材料要不断更新,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学习和钻研的同时,走两路,即研究教材又研究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期间,还做了问卷调查和大量的个人访问,掌握第一手信息,在物理作业链的”给”和”应”上下功夫,教师“给”出好作业,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努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4)2016、9—2017、7为第三阶段:参与人:兰小辉、谢辉旺、官明清。通过课题研究发现,辅导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辅导要注意缺漏,针对性地补缺补漏对学生的收益最大,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成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不断在“给”“应”“批”“阅" "效"环节中,撰写反思,总结心得。
七、课题研究成果
1、参与课题的每位老师都建成了不断更新实用的资料库
2、参与课题的每位老师都做中考试题分析研究
3、参与课题的每位老师都做学生课外学习互动研究
八、研究成效:1、教学方面:建立起了“给”“应”“批”“阅”“效”一条龙的师生充分互动教学琏,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和补充。
2、学生方面:搭建了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身心从学习负担中解放了出来,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教师方面: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途径,转变了教学观念,完善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极大提高了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