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摘帽规则
(2015-04-19 17:02:19)| 标签: 股票 | 
当上交所取消“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净利润为正值”这一条件时,ST摘帽的最大约束消失了。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非经常性收益将利润做正,从而满足摘帽条件。深交所亦于2012年7月7日跟进此项摘帽政策。
随着2011年亏损但2010年盈利的ST秦岭、ST国发摘帽公告发出,沪市ST股的新摘帽条件完全浮出,——只要排除下列条件,没有连续两年亏损(10、11年)的ST股基本上都可以在中报之后摘帽:
ST股摘帽条件:
(一)普通ST股摘帽条件:
1)净资产为正;
2)最近两年至少有一个年度盈利;
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4)年度审核报告未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5)无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
6)无公司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未来三个月之内不能恢复的情形;
7)无情形严重的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或对外违规担保。
(二)重组过的ST股摘帽条件:
1)全部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并购买其他资产且已实施完毕;
2)通过购买进入公司的资产是一个完整经营主体,该经营主体在进入上市公司前已在同一管理层之下持续经营三年以上;
3)公司本次购买进入的资产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正值;
4)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盈利预测显示,上市公司完成本次重组后盈利能力增强,经营业绩明显改善。
(三)重新上市的ST股摘帽条件(沪市):
被暂停上市的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后或者被终止上市的公司股票重新上市后,公司已披露恢复上市或者重新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报告的,可以向交易所(上交所)申请撤销对其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注:
上交所收到上市公司提交的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之日后的五个交易日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对其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
深交所收到上市公司提交的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无时间限制)。
沪市ST股摘帽受限条件:
1)净资产为负;
2)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
3)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
4)年报审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5)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
沪深两市摘帽条件对比:
“深交所也是在7月7日修改了上市规则,ST公司摘帽条件与沪市基本一致,但因为没有风险警示板的压力,所以目前没看到深交所在摘帽的放行上有比较明确的变化。”深市一家ST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记者称。
记者留意到,同日发布的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与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中,关于公司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比较相似。
以上交所规则为例,实施风险警示具体包括六种情形:暂停上市的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后或者被终止上市的公司股票重新上市后,公司尚未发布首份年度报告;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董事会会议无法正常召开并形成决议;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或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情形严重的;中国证监会或上交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两市关于摘帽的条件基本是上述导致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消除后,即可申请摘帽。
不同的是,深交所对摘帽申请的审批周期与之前相比并无明显变化。而根据新规,上交所在收到上市公司申请后五个交易日内,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对其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深交所并未严格限定摘帽的审批周期。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上市公司向深交所申请对其股票交易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应当于次一交易日披露相关公告。深交所在收到上市公司提交的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申请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在此之前,一纸《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重挫ST板块,其中对市场最具冲击力的内容是上交所拟设风险警示板。
随后有媒体报道称,深交所方面并没有发布相关消息,也没有出台此类政策的安排。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导致目前深交所和上交所在摘帽审批方面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
附录一: 2012年ST新规让ST摘帽成会计游戏
 
当上交所取消“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净利润为正值”这一条件时,ST摘帽的最大约束消失了。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非经常性收益将利润做正,从而满足摘帽条件。记者归纳出现实中ST公司用得最多的三个通过会计处理扭亏为盈手段,它们分别是:债务重组、处置资产、政府补助。而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140余家ST、*ST公司共计实现营业外收入83.66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债务重组收益、政府补助分别高达7.20亿元、63.07亿元和12.37亿元。
会计游戏无法改变基本面
“企业不管实行哪一种交易规则,只要在监管范围内,ST公司都可以凭此进行财务安排,说严重点,就是进行会计数字游戏。但是如果主业半死不活,再美丽的净利润都无法掩盖公司本身已经进入垃圾股的事实。”著名会计专家马靖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一位长期执业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指出,一般来说,ST公司在账面上满足盈利是非常容易的,即使经营全部停滞,只要卖一块地,或者进行债务重组,或者宣布一笔以前没收到且已计提坏账的款项本期收回,都可能实现盈利。“之所以许多ST公司都能顺利扭亏为盈,还是依靠了多方面关系的介入。但再多的账面盈利,也无法改变这些ST公司基本面恶化的事实。甚至有公司可以为了当年实现盈利,年底时与关联方进行一笔明显有失公允的交易,第二年再买回来。因此如果实施新老划断,让一些本来就靠非经常性收益勉强度日的ST公司摘帽,这与管理层扶持优质蓝筹股的想法相悖。”
具体来说,有三条路径可以通过会计操作实现账面盈利,满足摘帽条件。
路径一:债务重组
许多ST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常年累计下来,会留下一大堆债务无力归还,而那些ST公司无力支付的债务,往往成为它们保壳的关键。现在,非经常性收益可以计入摘帽考核条件后,债务重组就成为ST公司摘帽的一条捷径。
ST宝硕(600155,收盘价3.08元)去年就是凭借巨额债务重组收益,一度成为A股市场上市盈率最低的公司之一。2011年,*ST宝硕确认债务重组收益22.9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5110.06万元。公司2011年每股收益达到5.25元,对应去年年底收盘价的市盈率仅为0.8倍。
但是,*ST宝硕债务负担实在太重,即使去年实现了巨额债务收益,仍然处于资不抵债(即净资产为负)状态,因此无法在近期摘帽。不过,考虑到实现债务收益的同时,也同样会增厚公司净资产,因此只要*ST宝硕能继续推进债务重组,那么摘帽也是迟早的事情。
路径二:变卖资产
虽然许多ST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但还拥有不少优质资产。将这些资产卖个好价钱,也可以帮助ST公司保壳甚至摘帽。ST公司卖资产的例子有很多,但要形成巨额收益,一般都是卖土地、厂房,或者卖出赚钱的子公司。
2011年,经营有机硅的ST新材(600299,收盘价5.33元)实现净利润7155.85万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亏损却高达2.4亿元。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成为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根据年报,2011年ST新材共实现固定资产处置利得2.97亿元,占当年营业外收入的88%。
由于2011年前三季度ST新材每股非经常性收益约为0.02元,到年报时猛增至0.6元,由此可以看出,ST新材处置固定资产的行为肯定发生在四季度。从财务数据来看,ST新材2010年、2011年均实现盈利,主营业务收入也达到百亿元规模,且每股净资产达到5.26元。
路径三:政府补助
上市公司通常是地方政府重点关照的对象,而当上市公司出现问题后,地方政府往往也会想尽一切方法帮助公司脱困,甚至在重组时扮演主导地位。
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乐都镇的*ST金顶(600678,收盘价6.39元)目前正在进行重整而停牌,公司发公告称“存在被暂停上市和破产清算”的风险。不过,虽然由于净资产为负摘牌无望,但在上交所实行新规则后,*ST金顶似乎也迎来一丝生机。
2011年,*ST金顶实现净利润3483.70万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亏损2.07亿元,子公司股权转回超额亏损、债务重组、政府补助三管齐下,是*ST金顶净利润为正的关键。
年报显示,2011年*ST金顶虽然经营上举步维艰,但是却获得了7629.80万元政府补助,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年底时突击到账的——2011年12月27日,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给予*ST金顶财政补助7608万元。凭借这笔款项,*ST金顶扭亏为盈,否则当年亏损会超过3000万元。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