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赖茅酒传奇的前世今生--您所不了解的故事

(2020-06-06 15:34:46)
标签:

酱香酒

赖茅酒

赖世家酒

赖天鹏

茅台酒

分类: 酒厂介绍

一、赖氏先祖与赖家茅台酒的由来

 

关于赖茅酒,不得不从头说起:早在古时,现如今的贵州被称之为南蛮之地,有号称南疆十万大山之说,多为山川险地,陆路难行,交通极为不便。且多民族混杂,民风彪悍,当地人也被称为蛮夷,多有不开化不明事理之意,时有犯境扰民,历史各朝代均有派军派民南下入疆。

 

清朝乾隆年间,黔中赖氏先祖赖国铭,跋山涉水,从四川迁入现今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浪洞乡一地,经过多年的经营,赖氏家族成为了当地望族之一,当地流传有一段顺口溜:赖家的房子(房产),金家的顶子(官戴),蔡家的贡子(银子)”。后据黄平县碑文记载: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先祖赖国铭仙逝,享年88岁,葬于浪洞乡五马河畔,任职登仕郎,即从九品官,生有儿子,赖正衡、赖正川。  

 

而后赖国铭之子赖正衡娶金氏为妻,任职军营统带,门当户对,顺理成章,亦符合当时的观念

 

 

据《贵州通史简编》记载: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贵州发生一次较大的苗民起义  史称乾嘉苗民起义1795 — 1797年)赖正衡时任职军营统带,随军平定内乱,后清政府为控制苗疆局势和安置裁撤军人,决定将叛苗绝户田产安设屯军,这与当时的改土归流政策一脉相承,赖正衡正是此时驻于茅台,后辞官卸甲归田。

 

当时的茅台由于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成为黔北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但终因人们习惯称茅台,已经难以改变,因而再度改为茅台镇

 

赖正衡系富裕家庭出身,虽卸甲归田,在世时曾携子赖宗贵在茅台置办酒坊,酒名为茅台烧春,名噪一时,享誉茅台,赖正衡仙逝后,由赖宗贵继承酒坊。

 

赖茅酒传奇的前世今生--您所不了解的故事

 

据嘉庆《仁怀厅志》记载:当时的仁怀域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第一,茅台村酿制茅台烧作坊不下20家,所用粮每年不下2万石。据《贵州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迨至清道光时,产自茅台镇的茅台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等酒产量已达170吨以上。

 


贵州大诗人郑珍作诗道:

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诗人张国华在《茅台村》作诗道:

一座茅台旧有村,糟邱无数结为邻。

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缰更醉人。

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

贩云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

 

正是当时茅台镇上商贸发达,酒业盐业联袂竞长的真实写照。

赖茅酒传奇的前世今生--您所不了解的故事

然而,风云莫测,由于清廷在贵州改土归流,加强直接统治;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又通过加重田赋、捐输等方法加重剥削,致使矛盾激化而引发,共有三十余支起义军在贵州崛起。咸丰四年(1854年)爆发了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起义,史称咸同大起义,参加者达百余万人,坚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这次兵燹之灾对于茅台镇酿酒业可说是毁灭性的,时间之长,破坏之大,称得上是茅台酒业史上无以复加的灾难,茅台镇20多家酒坊无一幸免,村寨夷为平地。


 

经过历时长达18年的兵变之后,赖正衡与赖宗贵父子置办的酒坊也付之一炬,对于黔中赖氏家族在茅台镇创下的第一份酒坊基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其子赖宗贵不得不离开茅台镇,带着酿酒秘方来到贵阳另辟生路。

 

其后赖宗贵携家眷到贵阳后,据《贵阳的老字号》《贵阳文史资料》36辑记载:赖宗贵开设并创办赖兴隆商号,经营布匹、棉纱、绸缎等商品。生有二子一女(女赖适中早故,长子赖嘉霖亦相继去世)次子赖嘉荣继承家业。遂将酿酒秘方交予赖嘉荣。


其子赖嘉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以银元2000元做资本,到贵阳大南门设立赖兴隆钱铺,经营银钱兑换,初始并无大量资金,做小额银钱借贷,代办收交,因信用闻名。据《金筑丛书 — 贵阳人物续》记载:因经营得当,业务不断拓展,积累大量资金,先后于梧州、柳州、南宁、衡阳、安顺、遵义、重庆等地各设庄号,资产约达50万银元。在民国12年(1923年)扩大业务规模,改称赖兴隆钱庄,经营存放汇兑业务,这就是贵州省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第一个私人钱庄!

 

赖茅酒传奇的前世今生--您所不了解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