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土木壬
土木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457
  • 关注人气: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2018-05-03 12:43:41)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无悟

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吴靖

 

 

一、对世界的看法:

(一)量的研究认为世界史相对稳定的统一的内在相互关联的因此它可以被测量理解和分类

(二)质的研究认为世界既不是稳定的,又不内在相互关系的也不是统一的因此真实是不可以获得的因为观点和理解是因人而异的

二、现象学迷人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新的视角这种新的视角突出表现在其“发现”的功用上

三、现象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四、“方法”是现象学的标志性内容

(一)施氏说:在今天现象学运动的模型看起来更像一棵伸展的树而不像一条河

(二)李幼蒸在《百科全书》的现象学条例中把现象学发展按时序分为胡塞尔现象学时期存在论现象学时期综合研究时期

(三)他们认为现象学的根本方法使反思分析在先验反思过程中存在着意向对象和与其相应的诸自我之间的反思层次

(四)想象一词意指闪耀显现自己显示出来等在现象学理论中其现象与一般意义的现象含义不一它指的不是有空间外延的物理现象而是外界活动或客观对象在意识中的显现物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含义就在于让事物本身显示自己

(五)胡塞尔现象学又称超验现象学“超验”意指它从日常生活走向“纯粹”的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被要求采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就像第一次看到事物一样

(六)胡塞尔现象学这种严格的科学的哲学反映在知识上就是要求寻求一切只是的根源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论的大厦而这种根源就存在于事实之中胡塞尔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主张人们从传统的概念理论偏见以及习惯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从最初看到的“纯粹”现象中认识事物从一切理论性的先入之见中解脱出来成为无理论前提的严格的科学胡塞尔的“回到事物本身”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回到物理世界本身而是回到意识世界本身在现象学中被转换成为意识中的现象主要是转向主观的反思而不是转向外在世界物胡塞尔提出的回到事物本身”,目的是要人们扩大和加深直接经验的范围要求人们更充分更如实的倾听现象学会不是从书本或他人教唆中学习知识而是要从自己直接的感知观察知觉中获得知识他反对由传统承袭下来一些信仰和理论当做出发点要求消除理论认识对人认识的误导转向纯粹的现象

(七)概括来说回到事实本身为基本口号的现象学是要人们关注那些矗立在他们面前而又被理论遮蔽掉的意识现象以新的开放的没有前见的眼光看待事物以获得事物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科学

(八)瓦尔.哈林把现象学定义为:像事物显现的那样严格而无偏见的研究事物, 以便人们能理解人的意识和经验。尽管多数现象学研究者对什么是现象学方法的表述有差异,但仔细分析后不难看到,其核心思想是明确的、认同的。即现象学必须描述直接经验中所给予的东西,尽可能不要被已有的概念和理论所阻隔。这其实反映了现象学方法的一个基本特征---从事物“自身显现”的属性中认识事物。

五、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分为三个时期:哲学时期,心里学时期,社会科学时期。

本人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科学时期的现象学。在这一时期,现象学被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从教育学、心里学领域全面扩展到其他各个社会科学领域。心里学研究所概括出的一套现象学研究程序和步骤,经改编或修正,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绘画、美学、教育学、医学、电影文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学理论等学科领域的分析和研究中,特别是心里学、医学和精神学科中。

六、 现象学主要观点

(一)关注人:现象学关注的人,是精神层面的人,而不是生理层面的人。这也反映了现象学一个特点,重视对主体的体验和意义的揭示。将这一观点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意义就是,研究者要重视研究对象的主体以及主体的精神存在。  

(二)在“直观”中认识事物:现象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拨开人们在生活世界中所受的道德、伦理、社会、文化等的层层积淀,从前反思的生活世界里揭示现象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剥开”的途径是“悬置”、“自我显现”、“直觉”,切断“现象”与已有知识、预见、偏见的联系,让“现象”自身给予,并从中认识事物。现象学的研究旨意在于,要努力解开叠加在主体观念意识之上的层层影响,还原人的认识原意。

(三)现象学方法使发现揭示意义:阿米德.吉戈吉认为,现象学是一种发现的方法。现象学发现的是已经蕴含在生活世界之中的含义。它不是提出现象本身以外的新的信息。这也是主张现象学是一种发现方法的发现范围。发现的内容是人的体验及意义。在发现的过程中,要求研究者保持开放的态度,以尽可能的让现象中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意义显现出来。与发现方法不同的是,在范梅南看来,作为方法的现象学主要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描述方法。它通过探讨和描述生活世界中呈现的现象,喜爱在现象中寻求意义。

七、“悬置”与“还原”是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悬置”是“还原”的基础,“还原”是现象学方法的最终要求。

(一)什么是悬置:

1.悬置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独特的环节。意思是阻止判断,不采用日常的方式看待事物。胡塞尔说,对于任何设定,我们都可以完全自由的实行这一特殊的悬置。即一切判断的中止。

2.在结果上,悬置之间的世界和悬置之后的世界,在内容上不会出现差别。只是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会在主题那里发生变化。

3.在悬置中,研究者要把自己的前见、偏见、看法等放在一边,但悬置不是要消除一切,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而是为了面向事物本身要求把他们的存在存而不论。也就是说,把所有直接或间接的与外部世界的存在联系及判断都置而不论。

4.在本质上来说,悬置其实是为新知识的产生做准备。它在拒绝成见、偏见、预见的过程中,使事物、事件和人能以新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并以第一次看到他们一样的去考察和看他们,从而发现新的意义。

5.进一步来说,悬置其实就是一种“看”和存在的方式。

6.悬置的重要意义是,给予了人们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初起点,一种开阔的视野、空间和时间。

八、主要现象学派别

超验现象学:本质还原,意向性理论,反思。代表,胡塞尔。
存在主义现象学:生活体验,存在方式,本体论,生活世界。代表,海德格尔。
解释学现象学:解释,文本意义,对话,前理解,传统。代表,伽达默尔,利科。 
语言现象学:文本自治,意义,文本交互性,结构,话语,文本空间。 
伦理现象学:舍勒,他者,责任,我-你,理性 
实践现象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