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流光溢华彩
2023-07-08 14:11:08
“吉金”流光溢华彩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鼎定中华到神州问天、青铜文明是人天相通的媒介,是中华民族傲居世界生生不息伟大智慧的结晶!
青铜,古人称金或吉金,我们还原古人称谓
“青铜器”既是“吉金器”。吉金器的发明使用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吉金之光擦亮东方文明的曙光。吉金器文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转变期。
形成期,是华夏古代文明的曙光期。指6000多年前的龙山—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古蜀文化期和尧舜禹所处的金石并用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吉金器。形成期的吉金器的特点:吉金器一般是生产、生活、祭祀器。器型较小,造型规整。有的无装饰图案,有的有装饰图案,星条纹、三角纹等几何文饰装饰图案常见,装饰图案多采用对称纹。据考古发现,铸造工具是原始甘锅融铜,平台地围泥土塑型和陶范塑形,制作多用单范,成器是一面平另一面装饰纹,器型古朴而典雅。(如下图1、图2)
图1 原始工具刮削器刀削
图2 原始的鱼形
货币
鼎盛期。是中国古代吉金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近两千年。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时期的吉金器主要分为礼器、兵器、祭祀器。早期的吉金器的的形制纹饰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图3 长流三足与短流四足爵杯
器体常见直壁、平底、折腹。(图3)器物装饰纹精美繁缛,文饰种类多,对称图案纹样依旧多用,仿生饕餮纹也叫兽面纹成为商代早期吉金器纹饰的主体,以粗犷的勾曲回旋变形纹线(图4)条构成,除兽目圆大为象征外,其余线条并不表现物
图4 贮贝器
象的具体部位,纹饰多变,有平雕,也出现浮雕。龙凤纹成为许多吉金器装饰纹的主题,龙凤纹是从蛇、凤鸟纹饰衍变而来。
图5
错金银菱形纹和青龙白虎纹鸟虫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蝉纹也是商代、西周器物上常见的花纹,后来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国吉金看商周,商周时期鎏金、错金银、镶嵌宝石,在一些国之重器上得以应用。吉金器制作精秒绝伦,工艺达到巅峰,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智慧(如上图5)。用陶模浇铸制作吉金器的范铸法,体现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也非常成熟。后来发明的不需要分铸的失蜡法,(如图6)是铸造工艺质的飞跃。春秋时期——《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的手工业工具书,书中“六齐”是的合金科学配比成分的描述,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超的呈现。
图6 曾侯乙
尊盘
转变期。转变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飞速变革进步时期。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铁制品的广泛使用。吉金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装饰纹样上,夔龙纹逐渐不流行,饕餮纹变小作为器足上端的装饰。窃曲纹、重环纹等纹饰特别盛行。夔纹演化成粗枝大叶的几何形对称图案。另外这一时期鎏金、错金银工艺相当成熟(如图7、图8),镶填宝石装饰也盛行起来。浑厚规整器物的造型,饰以细丽繁密的装饰纹样,相映成辉,形成这一时期吉金器艺术特点。铸造工艺已发展到极高水平,模铸法、失蜡法,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以非常精湛。
图7 错银铜奔马
图8 八卦纹
候风地动仪
秦汉以后铜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铸造货币(图9),吉金货币的铸造历程从货贝一直到清末制钱。在明代银本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宣德铜炉(图10)的铸造独树一帜。
图9 吉金铸币
图10 洒金精铸宣德炉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吉金文明从远古而来,承载着先民的智慧,散发着金石泥土的气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也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做出卓越的贡献。
作者:岳希鹏,15206653846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授权翻印转载必究!!
2022年6月8日
吉金流光溢华彩
“吉金”流光溢华彩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鼎定中华到神州问天、青铜文明是人天相通的媒介,是中华民族傲居世界生生不息伟大智慧的结晶!
青铜,古人称金或吉金,我们还原古人称谓 “青铜器”既是“吉金器”。吉金器的发明使用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吉金之光擦亮东方文明的曙光。吉金器文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转变期。
形成期,是华夏古代文明的曙光期。指6000多年前的龙山—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古蜀文化期和尧舜禹所处的金石并用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吉金器。形成期的吉金器的特点:吉金器一般是生产、生活、祭祀器。器型较小,造型规整。有的无装饰图案,有的有装饰图案,星条纹、三角纹等几何文饰装饰图案常见,装饰图案多采用对称纹。据考古发现,铸造工具是原始甘锅融铜,平台地围泥土塑型和陶范塑形,制作多用单范,成器是一面平另一面装饰纹,器型古朴而典雅。(如下图1、图2)
图1 原始工具刮削器刀削
图2 原始的鱼形 货币
鼎盛期。是中国古代吉金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近两千年。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时期的吉金器主要分为礼器、兵器、祭祀器。早期的吉金器的的形制纹饰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图3 长流三足与短流四足爵杯
器体常见直壁、平底、折腹。(图3)器物装饰纹精美繁缛,文饰种类多,对称图案纹样依旧多用,仿生饕餮纹也叫兽面纹成为商代早期吉金器纹饰的主体,以粗犷的勾曲回旋变形纹线(图4)条构成,除兽目圆大为象征外,其余线条并不表现物
图4 贮贝器
象的具体部位,纹饰多变,有平雕,也出现浮雕。龙凤纹成为许多吉金器装饰纹的主题,龙凤纹是从蛇、凤鸟纹饰衍变而来。
图5 错金银菱形纹和青龙白虎纹鸟虫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蝉纹也是商代、西周器物上常见的花纹,后来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国吉金看商周,商周时期鎏金、错金银、镶嵌宝石,在一些国之重器上得以应用。吉金器制作精秒绝伦,工艺达到巅峰,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智慧(如上图5)。用陶模浇铸制作吉金器的范铸法,体现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也非常成熟。后来发明的不需要分铸的失蜡法,(如图6)是铸造工艺质的飞跃。春秋时期——《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的手工业工具书,书中“六齐”是的合金科学配比成分的描述,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超的呈现。
图6 曾侯乙 尊盘
转变期。转变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飞速变革进步时期。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铁制品的广泛使用。吉金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装饰纹样上,夔龙纹逐渐不流行,饕餮纹变小作为器足上端的装饰。窃曲纹、重环纹等纹饰特别盛行。夔纹演化成粗枝大叶的几何形对称图案。另外这一时期鎏金、错金银工艺相当成熟(如图7、图8),镶填宝石装饰也盛行起来。浑厚规整器物的造型,饰以细丽繁密的装饰纹样,相映成辉,形成这一时期吉金器艺术特点。铸造工艺已发展到极高水平,模铸法、失蜡法,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以非常精湛。
图7 错银铜奔马
图8 八卦纹 候风地动仪
秦汉以后铜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铸造货币(图9),吉金货币的铸造历程从货贝一直到清末制钱。在明代银本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宣德铜炉(图10)的铸造独树一帜。
图9 吉金铸币
图10 洒金精铸宣德炉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吉金文明从远古而来,承载着先民的智慧,散发着金石泥土的气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也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做出卓越的贡献。
作者:岳希鹏,15206653846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授权翻印转载必究!!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