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2024-01-02 22:12:16)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收藏文化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4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在古老的东夷之邦,闪耀着一束神奇“中国黑科技”文化,它就是“黑如漆,亮如镜,  薄如壳,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史学家誉为“东方文化瑰宝”的龙山蛋壳黑陶。在世界制陶史上,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创造了多个工艺奇迹。
  第一个奇迹,“龙山文化黑陶的黑又亮”。黑色是如何烧制出来的?经考证,我们的先人早在4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渗炭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熏烟渗碳”技术,将烟中的碳粒渗入了坯体而呈黑色。在近而成。黑陶在950度的高温环境下焙烧时采用了封窑烟薰的“渗炭方法”,将陶杯胎体打磨光滑后入窑烧制,在烧制接近尾声的时候,向陶窑内注入大量的水,使火焰熄灭并产生大量浓烟,烟雾中的碳分子会逐渐渗入陶器胎体中,从而使陶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龙山人为什么要制作黑陶?有记载,在那个时代,人们极其崇尚黑色。因为黑色代表庄重、肃穆、凝重、神秘,寓意着宇宙天地的幽远与玄妙,先人智慧的火花被当时社会的精神的追求激发出来。
第二个奇迹,就是“快轮制陶工艺的块”。龙山文化蛋壳黑陶与现代制陶工艺一样,要把泥料放在能转的轮盘子上,所以称“轮制法”,因为要求薄,所以拉动胎体的时候就必须转速快。4000年前,这种陶轮工具是世界上最早的、最静谧的手工机械工具,不仅工作效率高,也能提升器物的美观与精细度。据了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所制作的陶器,大多是以“泥片贴筑法”或“泥条盘筑法”所制成器物简单实用却不精细。龙山地区的先民们最  先利用“轮制成型法”,拉出了0.2毫米到0.5毫米厚薄的陶坯,制作工艺和手法达到了至今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制成的蛋壳黑陶是当时世界上制陶工艺的巅峰。
第三个奇迹,就是“就是薄如蛋壳的薄”现代技术几乎不再可能拉出这么薄的陶坯。龙山文化的黑陶,远超这个极限。当你凝视它们时,很难想象这是数千年前制造的器物,璧薄如蛋壳,杯体口沿最薄处甚至不足0.2毫米。
第四个奇迹,就是“陶器不渗水”陶相对于瓷来说,比瓷更容易渗水,因为陶的胎体比较疏松。但龙山文化的蛋壳陶,它的器壁没有渗水露水的现象。
龙山文化时期先人把黑陶的制作技术掌控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至今仍令后人仰为观止。
请欣赏笔者所藏龙山文化黑陶器: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一: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高22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二: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高21.8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三: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高19,8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四: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高21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五: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高19,2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六: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盌高13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七:龙山文化黑陶鹰鸟尊高22厘米
绝妙的文化风尘,龙山蛋壳黑陶
                                                    图八:龙山文化黑陶猪形尊长、高25厘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