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收藏文化 |
4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在古老的东夷之邦,闪耀着一束神奇“中国黑科技”文化,它就是“黑如漆,亮如镜,
薄如壳,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史学家誉为“东方文化瑰宝”的龙山蛋壳黑陶。在世界制陶史上,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创造了多个工艺奇迹。
第二个奇迹,就是“快轮制陶工艺的块”。龙山文化蛋壳黑陶与现代制陶工艺一样,要把泥料放在能转的轮盘子上,所以称“轮制法”,因为要求薄,所以拉动胎体的时候就必须转速快。4000年前,这种陶轮工具是世界上最早的、最静谧的手工机械工具,不仅工作效率高,也能提升器物的美观与精细度。据了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所制作的陶器,大多是以“泥片贴筑法”或“泥条盘筑法”所制成器物简单实用却不精细。龙山地区的先民们最
先利用“轮制成型法”,拉出了0.2毫米到0.5毫米厚薄的陶坯,制作工艺和手法达到了至今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制成的蛋壳黑陶是当时世界上制陶工艺的巅峰。
第三个奇迹,就是“就是薄如蛋壳的薄”现代技术几乎不再可能拉出这么薄的陶坯。龙山文化的黑陶,远超这个极限。当你凝视它们时,很难想象这是数千年前制造的器物,璧薄如蛋壳,杯体口沿最薄处甚至不足0.2毫米。
第四个奇迹,就是“陶器不渗水”陶相对于瓷来说,比瓷更容易渗水,因为陶的胎体比较疏松。但龙山文化的蛋壳陶,它的器壁没有渗水露水的现象。
龙山文化时期先人把黑陶的制作技术掌控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至今仍令后人仰为观止。
请欣赏笔者所藏龙山文化黑陶器:
前一篇:吉金神树下的远古情歌
后一篇:形若拱桥——梁系桥足布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