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第一年号钱《太平通宝背巨星折十》铁母铜钱鉴赏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钱币铸造的高峰,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工艺精致,书法瑰丽。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是为宋太祖,定都开封,建元建隆,
铸宋元通宝国号钱。宋元通宝,形制仿开元通宝,深厚淳朴。976年,太祖去世,太宗即位,改元太平兴国,铸太平通宝年号钱。自太平通宝以后,铸行年号钱和
对钱,成为宋朝的制度和传统。宋代一朝,几乎每改年号就铸年号钱。对钱,起源于南唐,发展在宋朝,几乎每个年号都铸对钱。据统计,北宋共历九帝,更年号
35次,铸行了27种年号钱。宋太宗开中国御书钱之先河,亲笔题写了太平、淳化、至道等钱文。
当时福建建州也曾短暂铸造过“太平通宝”背巨星纹折十型大铁钱,直径40毫米左右,穿径10毫米左右,重30克左右,钱文隶书,直读,背穿上有一巨星纹,与建州所铸“开元通宝”背巨星纹大铁钱一脉相承,独具特色.其铸时短、铸量少、流通区域小,鲜为人知,极为罕见珍贵。用来铸造“太平通宝”背巨星纹折十型大铁钱的母钱就更为珍贵。
资料有载“太平通宝”背巨星纹折十型铁母有两种版式,一种直径是42.8毫米左右,另一种是直径是45毫米。
历史上铸过“太平通宝”钱的有北宋“太平通宝”金银铜钱,南宋“太平通宝”银钱(见华谱),辽“太平元、通宝”和元末徐寿辉聚珍体“太平通宝”以及清末小刀会铸“太平通宝”,安南亦曾铸行过“太平通宝”钱,另据资料,明代弘治年间云南大理国也曾铸过“太平通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