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大字》尖首刀

(2017-11-27 18:41:39)
标签:

文化

收藏

    燕地铸币《羊字、六字 、大字尖首刀展赏

  尖首刀币,是中国刀币中最早的一种形态,为我国刀币之鼻祖。据考,自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先后铸行过尖首刀币的国家和部族就有燕国、鲜虞、中山、山戎、齐国等5国。由于尖首刀币的铸主、时间不同,所以其形制也有一定的差异。从目前出土的不同类型尖首刀币形制分析,鲜虞所铸的尖首刀币体形较大,时代较早。春秋晚期(约公元前550年一前480年)石家庄中北部为鲜虞属地,鲜虞国是山狄族为主体建立的部族联合体。春秋时期,在古黄河中下游北部的戎、狄等少数民族,以游牧或畜牧为主的区域内,一种日常使用的青铜工具—削(即小刀),逐步转化为交换媒介,进人实物货币领域,而后又演变为刀削形态的青铜铸币—尖首刀币。其币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币之名,源于清代李佐贤《古泉汇》,因其“刀形上锐,故以尖首刀名之”其出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古代燕国的境内,故大多数学者现仍将其定为燕地铸币
     战国时期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即山东半岛地区。
     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
      燕地鲜虞、中山、山戎、铸造“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
     笔者本次博展赏是几品战国时期燕地铸尖首刀,北方生坑同时出土,薄绣浓浆,铸制风格相同,钱体精薄,基本完好无损。其刀身通长18厘米左右,宽约2厘米左右,重在16克上下。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上图记生活实物的铭文“羊”字尖首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上图记数字的铭文“六”字尖首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上图记实物形状的铭文“大”字尖首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中华钱币文化的开篇,战国系列刀币《羊字、六字 <wbr>、大字》尖首刀
上图记物的铭文“日”字尖首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