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赏

(2017-08-22 11:19:19)
标签:

文化

收藏

                     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展赏                                             

                                                       清末民初之瓷板画

               瓷板画  瓷板画是瓷亦是画,它是陶瓷摆脱纯工艺,融入绘画等文化元素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与纸帛等材质的绘画作品相比,瓷板画具有独特的细腻质感,其画面平整光洁更显高雅靓丽。​

 

珠山八友之王琦

         珠山八友:明清两朝皇家重视景德镇陶瓷生产,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物力,保征了皇家官窑景德镇陶瓷的质量,在景德镇陶瓷的胎体精细、釉质润净、制作规整、品种多样,特别是颜色釉瓷的精细讲究,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地,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但是,由于官家的统治,又扼杀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成为了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桎梏。景德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皇家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

        王琦:祖籍安徽,后迁入江西信江,(1884-1937)享年53岁。字碧珍,号陶迷散人,是“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他在汪晓棠和潘陶宇等人的影响下,先与王大凡等人发起和组织“景德镇陶瓷研究社”,后又于1928年与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月圆会”,借此抒发胸志,以瓷会友。王琦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以写意人物画见长。王琦瓷上落墨,仿王羲之、怀素帖书体,所画人物惟妙惟肖,别有趣味。​

 

渔樵耕读画面之意境

 

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赏

         “ 渔樵耕读”为明清和民国瓷器上常见纹饰。渔樵耕读是当时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渔樵耕读分别指捕鱼的渔夫、砍柴的樵夫、耕田的农夫和读书的书生。四业中以渔为首。

      笔者本次所展“渔樵耕读” 四条屏瓷板画出自珠山八友的王琦,画工精湛,配色典雅,极富神韵!

      四条屏单幅尺寸为92×36厘米,瓷板画尺幅为76×24厘米。条屏内外边框为红木材质,四角镶黄酮护角。内外边框之间嵌以精亮的黄铜云纹花边条,做工精湛,尤其背面镶瓷板之木艺极为考究,无一颗铆钉,完全木镶。四条屏以我国古代四个优美故事中的人物情景画像为内容,并配以诗文。画面形象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每幅条屏均落款为狂草“丁巳年王琦写于珠山”,仿王羲之、怀素帖书体,并有两方其常用的印款“西昌王琦”、“匋斋”。艺术大师王琦以瓷入画,用胎作纸在瓷板上彩绘,创造了秀美而大气、宁淡而悠远的新粉彩。粉彩瓷板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所绘形象无不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将中国的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赏
      画中“渔夫”是东汉严子陵,其人才高八斗,但一生不愿为官,多次拒绝曾经是同学的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的邀请,隐居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赏
     画中“樵夫”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班固《汉书》记载朱买臣原出身贫寒,以上山砍柴为生,热爱读书。妻子不堪贫穷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不断学习。后由严助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
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赏

          画中“耕”夫所指的是舜耕历山的典故,舜耕济南历山的记载,最早见于《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清末民初“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瓷板画《渔樵耕读》四条屏赏

          画中“读”书人,所描述的是苏秦刺股埋头苦读的故事。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在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渔樵耕读——四条屏瓷板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