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一首笔者杜撰的小诗评说一下这大唐帝国末年翻云覆雨,又开五代十国乱世先河的后梁太祖朱温。
唐末乱贼“朱瘪三”,奸诈胜过曹阿满。
地痞流氓扒灰事,叛巢覆唐帝六年。
上行下效子弑之,偏是后唐取后梁。
灰飞烟灭千载去,唾星溅破开平钱。
开平是五代时期后梁太祖朱温的年号。
开平通宝钱,据传为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907-910年)所铸造,但史书没有记载。今天流于世上的开平通宝钱仅有大钱一种。它的形体仿照开元钱,但铸造制作上更粗糙,边廓不整齐。其钱径约3.4厘米,重量不能测定若泉家认可,此乃无价之宝。。(宏源阁博物馆藏),梁太祖在期间还铸有“开平元宝".
存世量均极少,近年新有出土。朱温曾是唐末黄巢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投降唐朝后曾为宣武节度史。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公元913年朱温在宫廷政变中被其三子朱友圭杀死。后梁也在公元922年被后唐灭亡。后梁太祖朱温在开平午间是否铸过开平钱史书没有记载。
笔者认为,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前有安禄山、史思明的“得一”、“顺天”元宝大钱,与后梁同期并受梁策封的楚王马殷也曾铸有大钱“天策府宝”;受梁册封占据福建的闽王王审之同样也铸有闽“开元”大钱;在朱温崛起,争雄中原,内乱为李克用举兵南下,外患为契丹侵扰,干戈不息的五十余年中,当时自诩继承唐朝正统的后梁,战争需要经费,经济需要钱币支撑,可见,后梁开平年号没有理由不铸行自己的钱币。
本次博展这枚开平通宝折三形制,铸相不是太精,这恰恰符合开平钱的铸造风格。细观之,却见钱文清晰,地章平整,轮廓浑圆,钱背稍显平漫钱体布满红斑绿锈,一派岁月沧桑之貌。鉴于此钱的名贵身价,泉家尽可根据下图品相及当时铸币风格予以定夺。
本品直径33.4毫米,厚2毫米,重10.3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