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和乡土气息的图画书,讲述一个安静而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和平旅者”小林丰的脚步,一起拜访阿富汗那个曾经瓜果飘香、美丽富饶的小村庄,那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
小林丰是日本绘画家,曾于20世纪70至80年代,多次走访中东、亚洲各地。途中所见所闻,以及所接触到的人和孩子,成为他创作中重要的元素。1995年途经烽火连天的阿富汗,残酷战火下亲切的人与景深深触动了小林丰,激荡出这本批判战争,呼唤和平的绘本。虽以“战争”为主题,此书却没有画出任何一幅战争场景,以恬淡宁静的画笔叙述了一户普通家庭平凡美好的一天。
http://www.iread365.com/images/upload/20150719/1437315941420463.jpg
明丽暖和的色彩中,作者带领我们走进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春天来了,李子花、樱花、梨花、开心果花……繁花正开满枝头,田野和村庄一片生机;夏天来时,杏子、李子、樱桃……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村子里的人们边唱歌儿边摘果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小男孩儿亚默的家乡——巴格曼村。
http://www.iread365.com/images/upload/20150719/1437315948802069.jpg
每年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亚默总是和哥哥哈伦一起摘果子,还比赛谁摘得快摘得多。可是,今年夏天,哥哥却不在家。他们的国家被战火笼罩,哥哥哈伦也当兵打仗去了。这一天,亚默代替哥哥,第一次跟着爸爸到镇上卖水果。
http://www.iread365.com/images/upload/20150719/1437315957112132.jpg
连续三个金黄色调的大跨页,亚默和爸爸迎着朝阳走过丰收时节的村庄、邂逅友善的村民,穿过旷野中的公路,与骆驼队、巴士和卡车迎来送往,经过长长的路程,来到热闹喧嚣的城市。
http://www.iread365.com/images/upload/20150719/1437315964332549.jpg
爸爸在广场上摆摊卖李子,让亚默试着沿街叫卖樱桃。作者用长达九个页面的十幅画,妙趣横生地展现小男孩第一次沿街卖樱桃的故事:开始有点胆怯的亚默跟着毛驴奔巴穿街走巷,慢慢鼓起勇气开始吆喝。就在他快要失望的时候,开始有人来买樱桃了——先是一个小女孩,随后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叔叔,他让亚默不禁想起了战场上的哥哥。
午后,亚默的樱桃卖光了,他和爸爸走进一家餐厅吃饭,爸爸与同桌的大叔聊起战事,亚默不禁担心起来,他心里祈祷:“哈伦哥哥不会有事的,明年春天一定能平安回来。”饭后卖完剩下的李子,爸爸给了亚默一个惊喜,到市场用所有赚来的钱买了一只漂亮的小绵羊。父子俩在暮色中回到村里,亚默给小羊起名“巴哈儿”,是春天的意思,期盼着明年春天哥哥的归来。
“春天”真的会像亚默期待的那样到来吗?最后一页,只有一片淡淡的黄,犹如漫天黄沙湮没了视线,只有一句短短的话:“这年冬天,巴格曼村被战火侵袭。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这一片空白与先前村庄的生机盎然、亚默一家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没有直接画出战争的残酷场景,却分明让人更震撼地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后果——一切都不复存在。
书的封底意味深长,亚默一家人的背影再次牵动着我们的心:妈妈抱着弟弟坐在驴背上,爸爸牵着亚默,亚默牵着已经长出犄角的小羊。庆幸的是战火过后一家人能安然无恙;担心的是,战场上的哥哥还能回来吗?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失去了家园,他们能去哪里?是去流浪还是奔向幸福……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们不禁默默祷告,愿这个美丽村子里的人们都能平安走出战火,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http://www.iread365.com/images/upload/20150719/1437315976756799.jpg
绘本的结局,看似有些许残酷。然而,因为战争,多少人上了战场又回来?又有多少人上了战场再也回不来?有多少美丽的村庄、城市就这样消失?有多少像亚默这样的孩子,本应快乐地成长,却不得不经历这些提心吊胆惊心动魄?故乡、家园,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战争就是这样残酷的东西,夺走最珍贵的东西,毁灭最美好的愿望,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成人们有责任告诉孩子,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与生活,珍爱和平。唯有在孩子心底埋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才能迎来全心期盼的,充满和平幸福的未来吧。
书中的“巴格曼村”虽然被战火摧毁了,但在人们心中,“巴格曼村”永远存在。因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信念、盼望与爱,是这本书留在孩子们心中永恒的东西,弥足珍贵!
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在每个人的心中鲜活地存留着。那个地方叫童年,叫我的家乡,叫美好的和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