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2014-11-04 13:14:50)
白河县职教中心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4年11
月
立项号
|
XKT1415-010
|
课题名称
|
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
负责人
|
樊美艳
|
所在单位
|
白河县职业教育中心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而自主就是自觉主动。预习就是自觉主动的学习,是学生在正式课堂学习之前,为接受新知识而进行的一些必要性的准备工作。只有预习,才能发现问题,明白学习的重点难点,从而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有的放矢,加强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所以,预习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预习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知识的获得应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有效的预习,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接受知识,对发展自身能力大有裨益。
然而,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朝一夕之事。培养课前预习习惯也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锤炼。而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更得讲究方法、悉心钻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现在,不少教师安排课前预习方法单一,有些教师甚至是命令式强制要求,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也有些教师同仁已经开始意识到课前预习的的重要性,但是方法欠妥,为预习而预习,学生不愿接受或敷衍了事。因此,立足语文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尝试、探索、研究不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从教二十余年来,我本人在这方面有一些浅显的体会,但还不十分成熟,需要进一步钻研和提高。为切实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自身能力,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值得研究,经过研究后形成的成果也必将对我本人以及各位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途径方法上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课是以提升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能力为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魅力,符合中职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经典阅读,各种渠道搜集整理资料,逐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必要准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课前预习的的意义在于学生能通过教师的预留问题或预习要求,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争取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并把浓厚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堂情境中来。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也是一门艺术,要得到好的效果,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生活经验,从日常做起,讲究方法,更需要语文教师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研究措施
1、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按时制定各阶段的研究计划,及时总结,反思。将研究的成果及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之中,经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充分利用课题小组成员的力量,大家分工协作,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共同完成本次课题研究任务。
3、遵循原则,重视方法。在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结合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经验储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课题研究,指导语文教学。
4、按照《白河县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档案袋”管理规范》,注意及时收集资料和素材,必要时发放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4年10月—2015年5月),共分以下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1月—12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准备资料,申报立项。
2.做好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工作,撰写研究方案。
3.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以我校2014级现代服务班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并在其他几个班之间进行对比,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建立档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年12月中旬—2015年4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推进研究,边研究边论证,逐步完善研究方案。
2.通过问卷调查法,个别谈话法,活动实践法,了解学生对语文课前预习的接受程度和关心问题,了解语文教师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一般做法和心得。
3.进行课题阶段性总结、验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4月—5月)
1.搞好总结,撰写科研总结报告。
2.申请本课题验收结题。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一、预期成果
1、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应遵循的原则。
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等。
2、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应用的条件。
3、接受专家指导,和语文同仁交流合作学习,使我本人的课题研究水平再上一个台阶,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让教师尽量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开心,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为:
1.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2.经验总结材料:阶段性总结材料,结题总结材料。
3.中职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方法案例,研究心得与随笔。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