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解说词台词整理(第2集:扶贫智慧)

标签:
纪录片扶贫解说词 |

如今,当我们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这段历史,很难回避这样一个堪称奇迹的事实,一个人均GDP全球倒数的国家,用短短40余年时间减贫七亿多人,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这个以一己之力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70%贡献率的国家,就是中国,这是被世界银行称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的中国奇迹,在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数人充满好奇,为什么是中国?

这是位于乌蒙山区的贵州省大方县,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县之一,时至今日,仍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最艰巨的地区之一。杨跃志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杨跃志并非天生残疾,19岁那年,因为罹患眼疾,不幸失明,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仅让杨跃志失去了劳动能力,还让家里欠下了一大笔医疗费,对这个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杨跃志:经济来源就是靠种玉米,种土豆,一年种了,还不够半年吃,我爸爸也是残疾人,所以一家人就靠我妈妈。

年纪轻轻,一辈子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杨跃志既心疼妈妈,又心有不甘,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村委会了解到,有企业在大方县设立了贫困家庭创业基金,凡是有创业想法的贫困户,都可以申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跃志向村里提出了申请,想学盲人按摩技术,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创业基金的扶持,2016年,杨跃志赴浙江学习按摩技术和理论知识,学成后,他本想在大城市闯一闯,但大方县的移民安置计划改变了他的想法,根据政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可以整村搬迁到生活条件完备的新村,杨跃志看到了潜在的机会,新村人多,房子好,竞争也不激烈,于是他决定回乡创业。
第二年,杨跃志一家搬出深山中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住进了新村,这个占地18000多平方米的新村花草繁茂,风景优美,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经过政府层层核实,住在深山老林里,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房子不遮风不挡雨的贫困群众,每户可以分得一套新房,直接入住,杨跃志一家就分到了一套两层小楼,不仅宽敞明亮,家电家具也一应俱全,一楼的房间正好可以作为按摩室,当年二月,杨跃志的爱心盲人理疗按摩店就这样开了起来,新村规模很大,距离县城也近,慢慢的,杨跃志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
注:如需整理《中国扶贫在路上》解说词,请通过下方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