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柏乡中学 |
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一直备受关注,是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对引导单亲家庭学生成长的心理策略进行创新性的探讨。在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尝试运用避免不当关注及过度关注、先肯定再批评、提供发泄机会等心理辅导方法,协助和引导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求促进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防止不当关注单亲家庭孩子
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孩子心理失衡,出现较多心理问题。这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孤僻、攻击、怯懦、逃避、感情淡薄、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特征。基于单亲家庭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采取更巧妙、更灵活实用的方法,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知识,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其朝正确方向发展。
一、避免不当关注,防止过度关注
在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中,我们一直沿用“积极关注,尽力关怀”的原则,不可否认,这个学生群体非常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怀,但效果如何关键却在于关怀的方法和程度,教育者应尽量避免不当关注、防止过度关注。
在教育实例中,许多教师面对单亲家庭学生时,不自觉就把“单亲家庭学生”这个帽子直接当面扣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关注不但不一定被接受,且很可能让学生突然再次撕裂伤口。下面是三个典型的场景:
(一)教师在第一次与单亲家庭学生交流时,为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知情,对学生说已经我知道你父母亲离婚的事了,你以后有困难就告诉我,老师会帮助你;
(二)教师说对学生说,我已经了解到你没有爸爸,家庭情况困难,不过你不要担心,我会多加留意你的;
(三)教师在班集体中,不避嫌公开说到某某同学家庭情况特殊,同学们要怎么怎么样,等等。
在过度关注方面,单亲家庭学生大多数自卑感强烈,较容易猜疑,对人对事容易不安敏感,教师或同学出于关心和重视,在公众场合多次提起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也很不宜,这种情形最容易加重当事人的心理压力,感觉弱点被放大,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倍感自己与众不同,如针芒在背,疑虑他人用有色眼光看待自己。其实单亲家庭学生最渴望被社会平等对待,尤其在学校,希望被老师和同学一视同仁,老师和同学若过多注意他们的家庭问题,则效果过犹不及。所以教育者要留心自己对单亲家庭学生是否关注得当,是否造成他们更大的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
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最好 潜移默化,间接含蓄,重在细节,一切尽在行动中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理想。
第23期顶岗实习柏乡隆尧分队,柏乡中学,李炎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