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成员公开课(曹菲菲)

(2022-06-27 14:56:11)
标签:

教育

分类: 首席教师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曹菲菲

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准备:    

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搜集送别诗。

工作室成员公开课(曹菲菲)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三、感悟“柳”“酒”中蕴涵的情意。    

1.渭城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2.指导感情朗读。    

3.体会“柳”的寓意:一个柳字,你能读懂诗人的情吗?带着这种情怀,再来读诗句。    

4.拓展关于“酒”的诗句,理解“酒”中蕴涵的情。    

5.写话练习:相聚的日子,他们曾————————    

6.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华。   

1.拓展:“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2.感情朗读。    

3.结合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体会别后的思念。    

4.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其它送别诗。

六、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元二

 

                       依依惜别

 

反思

一堂课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教学中的朗读方式应多样,多让孩子尝试。如教这首古诗时,先让学生尝试读读,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比老师大多了,这也是他们年龄的特点,再听老师读,语言的设计是“你们读得比我小学时候好多了,想听老师朗读吗”,这样问,既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孩子明白“怎样才能读好古诗,不妨像老师学习一下”。教学水到渠成。像这样多样化的评价,才能启迪学生读书的欲望和思维方式,“原来生活中、学习中许许多多的问题也像朗读评价一样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去解答”。

 二、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一部分学困生的兴趣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使课堂成了部分学生展示的舞台,今后应多给学困生表达的机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小组讨论交流,没有给足学生说的时间,小组合作有些走过场。另外,当学生读不好时,要再给他机会和指导,让他自信地坐下,这一点今后教学中也要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