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笔记

(2019-02-18 09:51:56)
分类: 读书随笔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笔记

晋万丽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想来这些问题都是一线老师在长期语文从教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吴忠豪教授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一书。每读一章都会有一次教学理念的触碰,每读一节都会一有种豁然开朗的体验,每读一个教学课例都会有一次亲临课堂的感觉。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教“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教“语文”是把课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只有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才能更好达到这一境界,也才能让学生在语文方面达到更全面、更深远的发展。

怎样才能教好语文?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很多专家和特级教师都这样描述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作用,基于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尤为重要。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是围绕着课文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主要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上面。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只是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却没有在语文学习方法上受益,语文的能力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比如《太阳》,比如《中彩那天》,研究自然知识问题,研究道德问题,教学《詹天佑》研究人字形线路,教怎么修铁路。语文课应该教学的本不是内容。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我们把教材内容当成语文内容,课文内容当成教学内容。吴教授让我们知道了,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不能局限于教师对文本的主观解读,也不能只考虑年段的目标要求,而是要以学生为本,要严格按照儿童认识规律来确定,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但要想让老师们能够有效地选择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这直接与老师们的个人水平有关,与老师们的备课深度有关,与老师们的教学态度有关。语文教学要想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美丽的转身,每位教师还应该任重而道远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并实践,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观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